94 小镜湖(上)(1 / 2)

加入书签

 萧峰等人回到信阳城时,已经是深夜。萧峰得知信中这事竟然又得以应证,心中震撼异常。翌日起来,萧峰对阿朱、阿紫道:“丐帮的事已经明了了,就暂放一个阶段吧!反正目下我们也没事可作,就只等二弟回来去少林寺了。昔日我曾听二弟说你们的母亲隐居在小镜湖,他特意跟我说了一下这小镜湖的位置,同时,他的家也在左近。小镜湖离信阳不远,就在这西北四十里处,二弟曾给我言明路向,不若我们去小镜湖吧,然后再去拜访一下二弟家。你们看,如何?”</p>

阿朱和阿紫立即雀跃起来:“好呀,好呀!”</p>

阿朱和阿紫自小失散了父母,可说是孤苦伶仃。阿朱被慕容夫人收留,虽然名为丫环,却从来不作丫环之事,反而还有丫环来伺候她;阿紫就没有阿珠这般好运,他被丁春秋收留,丁春秋虽然疼爱阿紫,但上梁不正下梁弯,自小耳濡目染之下,也习得不少恶习,所幸年纪尚轻,也不是没有转变的可能。阿紫这些时日来跟阿朱、萧峰相处,潜移默化之下倒也改了不少。不过,怎么来说,这两人在天龙八部的命运都是以悲惨而结束的。在我看来,阿朱先期虽然运数比阿紫要好,但是她遇上萧峰之后,不仅不能与爱人厮守一生,反而还要惨死在爱人的掌下,这对她和萧峰来说,都是极其悲惨的,每念及此处,催人泪下。抛开这些不说,就单论阿朱由生至死,都不能与父母相认,这点跟阿紫相比,阿紫何止是比她幸运万倍也不止。可以说,纵观天龙,阿朱的命运之悲惨,只怕无人能比得上她了。死者已矣,萧峰和阿朱至始至终,只能善始,却不能善终。他俩的遭遇,叫人如何不顿足悲恸!</p>

萧峰,他虽受陷害,而终有阿朱在一旁陪他,阿朱只为他而存在,即便那夜扮成段正淳被萧峰所杀,她固然是为了段正淳,但最终还是为了萧峰。生又如何,死又如何,这般悲情,早已超越了生死的所在,一切都已不重要了。遗憾始终存留在心际之中,每想及此处,谁人能释怀!</p>

小镜湖,一个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现在,它还会让人遗憾吗?</p>

萧峰带着阿朱、阿紫两姐妹,沿大路向西,走得十几里半路,远远便望见一座高高耸起的青石桥,右首一座木桥。走近桥边,只见桥面伏着一个书生。只见这人正在桥上铺了一张大白纸,然后便以桥上的青石作砚,磨了一大滩墨汁。萧峰他们都觉奇怪,那人拿了纸墨笔砚,到荒野的桥上来干什么?</p>

阿紫忍不住道:“你在干什么!”</p>

那书生看见来人是一个粗狂的大汉和两个娇滴滴的少女,不禁一怔:“你们这是到哪里去呀?”</p>

萧峰抱拳道:“我们是到小镜湖省亲的,阁下在这做什么?”</p>

那书生一怔:“省亲?哦,你们小心点,这木桥有个地方折断了,你们还是从青石桥走,不过绕个圈子,多走五六十里路,仍能到达,两位还是上青石桥的好。”</p>

萧峰眉头一皱,“哦”了一声,带有怀疑的眼色打量了一下那木桥,再看看旁边的阿朱、阿紫,道:“这桥虽然折断了,但还勉强过得去!”说罢,不待书生言语,便对身旁的阿朱和阿紫叮嘱道,“我带你们过去!”</p>

那书生奇怪地看着萧峰,便见萧峰一手提着一个少女,如提无物,如大鹰展翅般向那座木桥扑去,那书生大惊,惊愣期间,萧峰携着阿朱阿紫已经跃到桥的另一边去了。萧峰的轻功绝对是上乘的,虽然不能达到李沧海,无名这种地步,但提着两个人过这座桥却是轻而易举的。</p>

那书生惊讶地看着对面的萧峰等人:“好轻功!好轻功!三位这般急急赶往小镜湖,只怕不是省亲那么简单吧?”</p>

萧峰道:“我们千里奔波,早已疲累,若是能走短路还是走的,何况这两个丫头省亲心切,更是想早一步到家的。多谢兄台刚才的提醒了!”</p>

那书生点点头。萧峰他们继续赶路。自过小木桥后,道路甚是狭窄,有时长草及腰,甚难辨认,若不是我对萧峰交待多次,他们还真难找到路。不久之后,他们便望到一片明湖,萧峰他们放慢脚步,走到湖前,但见碧水似玉,波平如镜,不愧那小镜湖三字。</p>

萧峰四下一望,只见湖畔一个渔人头戴斗笠,正在垂钓。萧峰也没有太在意,指着不远处的一条小径幽路道:“那路便是通往二弟家的。二弟说的果然不错,这里果然是个好地方,难怪他会隐居在此地,叫我们在这里等他了!”</p>

阿朱道:“那二弟又没有说我娘住在那了?”</p>

萧峰摇摇头:“二弟也没在附近逛过,只是到这附近的一处地方住过两晚,倒不知道你娘住在那里。你看,前面有个渔夫,不如咱们去问问他,怎样?”</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