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大轮明王(1 / 2)

加入书签

 我很快就奔到少林寺的后山,少室后山地势险峻,林密路陡,我提着鸠摩智走出数里,已不再听到下面寺中的嘈杂之声,空山寂寂,唯有树间鸟雀鸣声。山间林中阳光不到,颇有寒意。我找了一处隐秘之处,便把鸠摩智放了下来。由于鸠摩智此时正在作龟息之眠,若是我就这般吸取他的内力,即便能吸得了,鸠摩智也会因为真气的流失而无法维持龟息之眠,便就此活活给整死。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此刻,我看此处还算安全,也不再费时,立即就让鸠摩智的回转呼吸,等鸠摩智回醒之后,同时又点了他的昏睡**,便开始吸起他的内力来。</p>

鸠摩智身怀小无相功,本来其中真气还算是本派的,但不知他又练了别派的什么武功,其中的内力并不是很纯正,在把他的真气化为我本身的真气时,倒耗费了我好大的一番功夫。由于我的出现,鸠摩智并没有得到易筋经,但仍如扫地老僧所言,这鸠摩智修习少林七十二绝技的使用之法,其伤隐伏,虽有疾害,一时之间还不致危害本元。可以他的秉性,长期以往,日后还是难免出问题的。</p>

等我吸完鸠摩智的内力,鸠摩智并没有醒来,兀自在地上沉沉入睡,不知道的一身的内力已经让人给化去了。我也不去理会,知道鸠摩智一时半刻是醒不来的了,便坐在原地打起座来,消化掉刚才一些没有来得及化解的内力。</p>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鸠摩智终于苏醒过来,他稍微一运劲,便觉得真气已然提不起来,一探丹田,却怎么也感觉不到自己身上一丝一毫的真气,丹田如今竟然空空如也。他一探知这种情况,心中不由大骇,又试了很多次,丹田处还是没有一丝反应,鸠摩智不由心乱如麻。这种普通人的感觉,他很久没有品尝过了,他自修得武功以来,便甚少受伤,随着内力的不断增长,他的感觉也不断地变好,于是更没有这种真气全无的体会了。如今,他回想起自己在少林寺大雄宝殿中的那一刻,自己不是被那人拍中天灵盖了吗?按理说应该死了,怎么现在竟似活着的感觉呢?虽然内力全无。</p>

此时,由于我离他不远处盘坐着,他内力已失,我的身体又被树枝所掩,是以鸠摩智并没有看见我。不过我却在鸠摩智苏醒之后就已经感觉到他动了动,知道他已经醒了过来了。我并没有立即收功出去看他,我还需要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时,他并没有出现我意料之中诸如垂头丧气、疯叫等失常的那些表现,只是静静地呆在那儿,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p>

鸠摩智在探知自己的一身内力莫名奇妙地失去时,他那万般感觉便涌上心头。想起自己偷学“逍遥派”的小无相功,自认为天下无人能知,虽然自己对佛法有很大的喜好,但自己还是对武功更为偏心,已到了入魔的地步,所以自己为了武功秘籍,常常做出有违高僧的言行,是以有挟持段誉之行。他精通佛法,以高深的佛法挣得吐蕃国的护国法师之位,敕封大轮明王,每隔五年,便在大雪山大轮寺开坛,讲经说法,四方高僧居士云集聆听,执经问难,无不赞叹。他是佛门中天下知名的高僧,常以此为荣。不过,他的武功却并不是名闻天下,高僧的虚荣心促使他向往武功名闻天下,但却不得其门而入,虽然修习了小无相功、火焰刀等绝技,但这并不能使他就此名闻天下。一次意外,他结识了慕容博,与他相交甚欢,得到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并从慕容博的口中得知天龙寺六脉神剑的神技,由此尤为向往。在修炼绝技有成之后,他便对武功彻底入了魔,他曾听慕容博如何胜赞六脉神剑的厉害,他终于忍不住诱惑,前往天龙寺欲图一览剑谱,并同时试试六脉神剑的威力。那时,他的火焰刀已经修到了极为高深的地步。如今,他回想起过去这种种的一切,觉得一切犹如虚幻,如同置身在梦中一样,觉得一切都不是那么真实,想起自己奢武如斯,过去种种糗事涌上心头,此时,鸠摩智这才觉得自己是如此的不知廉耻,竟然不知道自己入魔已深,真是妄为一代高僧。一念至此,鸠摩智这才大彻大悟,忍不住长叹一声。</p>

鸠摩智对自己失去了内力,还以为自己已经被废了武功。他想通之后,对此已经不是那么在意,武去心魔也去,他觉得有一得必有一失,这次他感到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还要多得多,因此也不是很在意了。同时他心中觉得自己这般下场也是理所当然,自己偷学了逍遥派的小无相功,凭借小无相功做下了这么多糗事,逍遥派的人当然有资格惩戒自己,废去自己的武功。这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罪恶的终结点。既然心中已经想通,鸠摩智也就放开了,他站了起来,却看到自己正处身在深山密林当中,不辨出山的方向,不由皱了皱眉头。若是以他以前有武功的那种情况,自己自然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不过现在不同了。</p>

这时,我也已经感到他已经站了起来,便收功而起,走了出去道:“明王,我废去你一身的功力,你可服了?”</p>

鸠摩智听了这话,不觉全身一震,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淡淡一笑,双手合十道:“老衲自知罪过,老衲练了武功,好胜之心日盛,向佛之心日淡,至有今日之事。老衲服了。”</p>

我听到鸠摩智有忏悔的意思,便道:“你身为土番国师,敕封大轮明王,精通佛法,以武入魔,如今可想通了!”</p>

鸠摩智叹道:“老衲虽在佛门,争强好胜之心却比常人犹盛,今日之果,实已种因于三十年前。唉,贪、嗔、痴三毒,无一得免。却又自居为高僧。贡高自慢,无惭无愧。唉,只怕命终之后身入无间地狱,万劫不得超生。如来教导佛徒,第一便是要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方有解脱之望。我却无一能去,名缰利锁,将我紧紧系住。今日武功尽失,岂不知这也是我改邪归正,得以清净解脱的机缘!”</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