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拦路山贼(1 / 2)

加入书签

 西夏跟天山飘渺峰甚近,我若是没有这几个小孩拖累着,本是想回灵鹫宫一趟的。但是现在却没有办法了。函谷八友自被我召回来帮忙后,便忙碌于三十六洞,七十二岛间,如今也过去好一段时间了,将他们叫到来帮忙一下,也是可以的。薛慕华在江湖中很有盛名,我又不知道其他七人的具体行踪,便打算通过他,将自己需要的人叫来。赵佶爱好书法画画,我不是这方面的人,不过这函谷八友中的老四吴领军倒是这方面的人,并且还深谙布阵行军之道,将他叫来正好合适不过。此外,老三苟读,性好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叫他们读书最好不过。当然,我是叫他们两人到灵州相会的。只要他们一到,等我办完在西夏皇宫的事情,我就可以将赵佶两人交给他俩,然后便可带着高家兄妹回到飘渺峰,住上些时日再下山,再领着赵佶到雁门关外一行,叫他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有必要还要让他身临其境,切身体会一下穷苦百姓的疾苦。</p>

虽然我对古代两千年的儒学占统治地位深感心忧,但是想到在现代中,大家都走上了丢弃自己本源知识的道路,对自己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保护意识,于别国篡夺他传统文化等事除了抗议而外,便没有多大的反应。我便心疼不已,这些古代的东西,有很多都是值得提倡的。只要把握好这个度,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行了。所以,我极力让赵佶去体味诸子百家的学识,若是日后他能成为一代帝王,那便会引领国家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p>

不过,这送信的事情倒是好办,我带着他们随便进入一个城里,便有乞丐当街乞讨,探清丐帮的分舵之后,再去将信教给信得过的乞丐去送信,再施给他们一点恩惠,那一切都好办了。</p>

行了几日,终有一天我们来到一处不知名的大山下。此时我已经雇了两辆马车,而那两个一品带刀侍卫也换了官服,身穿俗妆,在前面骑马引路。</p>

我们走近一处险峻的山道上,我便察觉到山道的两旁竟然埋伏着一大队的人,我心中微惊,猜到这极有可能是一伙山贼,在此地埋伏,断人钱财性命。如今宋朝的天下并不是处于太平盛世,这山贼土匪的东西常见不过了,如今遇到了这种事情,也就有个机会让赵佶体味一下有关这方面的事情了。</p>

我正思索着如何让赵佶深刻体会这件事,马车便已驶进这处险峻的山道,这时,这两个侍卫也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相互望了一眼,便回马来到我所坐的那辆马车面前,一个侍卫道:“启禀先生,殿下,前面好像有点不太平,容属下两人前去打探一二。”</p>

我道:“那些人都是被官府逼上山的,所谓官逼民反,你们不可伤害他们!”</p>

想到宋江逼入梁山还是十多二十年之后的事情,现在还没有“逼上梁山之言”,我也只能如是道。不过,我一想到这方面的事情,若是我真能培养出一个好皇帝来,十多二十年之后,若有像梁山这样的英雄好汉为他打天下,这岂不是莫大的一统机缘,那就要看命数了。到时,我也不过是年近中年,到那时自己的徒弟也该出师了,到时若真能发展到这个地步,派上一两个出去襄助也不错。我培养赵佶就是为了自己以后着想,若是天下太平,自己的日子也就会显得懈意得多了。不过,对萧峰那边,我确实是没有多大的把握,这现任皇帝不好左右,我只希冀萧峰一家能自保就行了。</p>

那两个侍卫听了一怔,不过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便点头应是,纵马先行了。那两个侍卫靠近了那条险道,取出兵器,走了不远,便突逢两旁射出一大波箭来,幸亏他们早有防备,但还是被这么一大波箭射个左右失措。接着便陡听两声锣响,从马车后方便冲出一伙人来,拦住他们的退路。两个侍卫看了大惊,听到我的吩咐,不敢伤害这些人,只好纵马向山道前面跃走。谁知道前方一条缚马绳就将这两个侍卫给掀下马来,只摔得两人头脑发晕,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两旁的人便乘机冲上来就将他们给绑了。</p>

两人看到这个结果,真是苦笑不得,想不到堂堂一品带刀侍卫竟然无用武之地,莫名奇妙地就这样给人给绑了。他们这也是久居盛名,过于轻敌的结果,殊不知这些土匪早在昨日之时,便在山下的小镇上盯住了他们这伙肥票,连夜赶回山寨做好准备,知道这两人非同小可,一早就定好计来对付他们了。这样,以有心算无心,两个侍卫又十分托大轻敌,不阴沟里翻船才怪。</p>

不久,身在后面的我们也遇上了山匪劫车的事情。我这次是摆明要装文弱书生,所以并没有阻止这些人的行为,当然,我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赵佶体味山贼的出处和这事背后所蕴含的事情。</p>

我早就在那两个侍卫出事时,便知道这些人收拾完这两个侍卫,便会回头来收拾我们,当即道给四小传音道:“待会这些山贼过来劫车,你们个个都不许反抗,为师也扮作文弱书生,让他们掳去!好让你们体味一下,这山贼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过,到时你们都要叫我叔叔,将我们的关系当成是叔侄的关系。”</p>

那些人很快就冲了过来。此时车上除我们之外,还有两个马夫,他们看到此景,赶紧掉头,但还没等他们掉过头来,那些人已经将两辆马车紧紧围住。</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