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大结局(1 / 2)

加入书签

 转眼间,已经三年过去了。www.</p>

这日,在宋都城郊外,走来五个人,走在先头的这三个人乃是一青年男子,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孩,随后的两个人清一色的青色劲装,腰配大刀,虎胆熊腰,一看便是那种不好惹之人。不过看那这两人跟随在前面三个人的后面,分明是他人的手下。这走在先头的三人显然来头不小。</p>

那青年看见那前方的巍巍大城,突地顿住脚步,叹了一口气。</p>

左右的两个小孩虽然看起来还是年幼,可看他们的脸蛋,却分明在幼稚中现出成熟,满脸风霜之色,他们的那种稳重的小大人模样,分明预示着这两人肯定是经历了不少事情,眼睛上早已经没有同龄人的那种天真的眼神。</p>

那个衣服较为华贵的小孩看到那青年突然停下来,不解地道:“师父,你怎么了?你不是说要送我们回都城吗?怎么不走了?”</p>

那青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自遇到你们,收你们为徒也有三年余了。这以后的日子还要靠你们走下去,这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师父不可能陪伴你一生,我也会有自己的事要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我要教你们的都已经教了,也是该回去的时候了。至于以后咱们是否有缘分,那就看以后吧!”</p>

那两个小孩听了不由一愕,先前的那个小孩叫道:“师父,难道你要离开我们了?”</p>

那青年道:“佶儿,这些年你都经历过很多事情了,江湖的险恶,民间的淳朴,都一一让你好生体会了。正所谓国画有三种意境,你们能对这三年来遇到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体会,全看你们的心得了。我还有自己的事情,你也有自己的事情,你也该学会独立了。”</p>

这一行人正是我、赵佶主仆一行人。这些年来,我将他们交给吴领军、苟读、薛慕华等人走遍天下,偶尔有时间的时候也自己领着他去深入民间,讲述农、工、商方面强国的事情,让赵佶的思维得到了大大的开阔,同时跟他讲官场上的黑暗、官官相护、**等问题,并让他亲身体会这些事情,让他对这些阴谋权术有些熟悉,不至于被人**于股上;我还让他体味人间疾苦,阐述百姓与地主的矛盾论,并将这种种事情结合起来,用哲学的知识来看待问题,强调“情”、“理”、“行”,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并且给他讲经济学,宋前的历史学,揭露历史上的一些大事情所预示的一些本质性问题,让赵佶等在旁边陪听的人都大有收获。可以说,我给他们讲述的那些东西,完全打破了他们的常规想法,从一个广度、深度上去解剖了一个个问题,给他们以极大的震撼。同时也给了他们极大的希望。</p>

如今,他们听到我要离开,都舍不得。虽然他们知道我说得在理,可是多日积累的情感却让他们恋恋不舍。赵佶忍不住恳求道:“师父,你能不能时不时来看我,徒儿还有许多东西还要问你呢?”</p>

我叹了一口气:“那就看以后的缘分吧!为师这次走后,希望你们能答应为师几件事情,不然,为师也不会安心,放心让你们独立了。”</p>

赵佶和小福子情知劝不住,也留不住我,便道:“师父,你有多少件事情,我们都答应你!你就说吧!”</p>

我听了不由叹了一口气:“但愿如此。可是人都是会变的,希望你们牢记我这几年的教诲,不要让为师希望。第一件事便是,我走后,你们无论如何也不要想来找为师,只当为师不存在,若是真的有缘,为师自会来找你们的,如若你们真的那么做了,那么只怕我们师徒的缘分就会就此断了。”</p>

赵佶和小福子听了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面对。赵佶道:“师父,这,这……”</p>

我道:“难道你们连这个要求也不肯答应我吗?”</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