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初露锋芒 第二十二章 胜败之论(1 / 2)

加入书签

 当李杰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开始重新站在方才他的观战之所观战的时候,外边的战斗也已经进行到了尾声。www.tsxsw.com。。</p>

望着李俨带领着那帮悍勇的将士追杀残敌,李杰眼中闪过的光芒十分复杂。</p>

对这三千烈血卫,李杰又是羡慕又是惊惧,更加忌惮不已,隐隐中还带着无限的贪婪。</p>

他羡慕的是,李俨有这样强悍的军队,惊惧而忌惮的,却也是李俨有这样强悍的军队。因为只要有这支强悍的军队在李俨的控制下,他的大事要想成功,就多了无数的困难。</p>

听说如此强悍,让他惊为天人的军队,竟然并非李俨手中最强大的军队,而仅仅是那只最强大的赤卫军的预备队。这简直让他难以想象,仅仅预备队就如此了得,那么真正的赤卫军将是何等的强大!</p>

如果自己有这样的军队……哼哼,这个天下还会如此么?</p>

这也是他之所以瞧不起李俨的地方。</p>

要知道当今之世,军队就是一切,只要手里有了强大的军队,放眼天下,还怕得谁来?哪里会象李俨这样,束手束脚,这也忌惮那也忌惮,一点都不痛快。这样的皇帝当着窝囊不窝囊?亏他李俨还一直当得津津有味,自我感觉良好!如果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地,如果自己是皇帝。只怕早就挥军东进,剿灭黄巢了。然后再挟扫灭黄巢之威,将其他的藩镇一鼓而下了。</p>

可惜。可恨!老天不公啊!</p>

为什么这支军队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为什么当年的田令孜不是选择自己做皇帝?</p>

处于愤愤中的李杰一点都没想到,他跟田令孜一点关系都没有,自然也就不好控制,傻子才会不选择从小跟着自己长大的李俨而去选择他。</p>

到了这个时候,李杰已经有些偏激了。处处想的都是老天爷的不公,这些问题。自然选择性地忽视掉了……</p>

总之无论如何,他心中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拥有这支军队。</p>

可是这支军队地战斗力强则强矣,对李俨的忠诚也是绝对可靠地。</p>

他从前也不是没有想办法拉拢这支军队的军官,但是无论威逼利诱还是钱财美女,这些人竟然都视若罔闻,毫不在意,软硬不吃。要不是他在拉拢的时候多了个心眼。没泄露自己的名号,只怕李俨的大军已经踏平了自己的府邸了。</p>

不要说军官,就算他想在这支军队中收买几个普通的士卒作为眼线,竟然也都没有成功!那些被自己找上地士卒,宁愿死也不愿意背叛李俨。</p>

屡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也让李杰对这支军队更加势在必得了。可惜李俨只要还活着一天,他的努力都不会成功。他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p>

既然这个懦弱的皇兄已经挡了自己的道,那也怪不得自己心狠了!</p>

李杰想到这里。眼望着窗外李俨那追杀残敌,英武不凡的身影,眼中闪过一道寒光。</p>

正在厮杀中的李俨似乎有所感应,突然回头朝李杰的这边望了一眼。</p>

李俨此时经过一番大战,目光中满是悍勇之色,更带着深深杀气。加上他身上、脸上染满的敌人地鲜血,更加显得凶悍无比。</p>

而在这一眼中,李俨的目光竟似乎除了森寒的杀气之外,隐隐之中,竟也有着无穷无尽的深意……</p>

只是,李杰被这眼光一望,明明知道自己遮掩得十分严实,离战场又不近,李俨肯定看不到自己,心中还是难免一股寒意升腾起来。下意识地掩上窗帘。不敢再看!即使离开了李俨的目光,他仍然心中怦怦直跳。竟犹有余悸!李俨眼中隐藏着的那深意,自然也就被他忽略了。</p>

或许这样会更好吧。</p>

如果真地让他发觉并理解到了李俨眼中的深意,只怕他连觉都睡不安稳的……</p>

◎◎◎</p>

战场上。</p>

李俨率领着两员女将,以及其他烈血卫战士,已经将所有的残敌清剿干净。除了极少数漏网之鱼外,这次来犯的叛军,自李昌符以下,皆被消灭。</p>

那些漏网之鱼也不会有好下场。白虎军团早就将整个凤翔城封锁了。他们可能打不得大仗、硬仗,但是对付几个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漏网之鱼,还是胜任愉快的。</p>

当战场上最后一个敌人倒下之后,其他战士打扫战场的时候,统领烈血卫的都尉龚索前来禀报战况统计数据。这一次战斗,烈血卫亡七十五人,重伤一百三十二人(凡是受伤影响继续战斗的都称之为重伤),轻伤者不计其数。总共地战斗力损失为二百零七人。不算李昌符,叛军死亡人数为一千九百三十九人。逃窜者为一百三十六人。没有俘虏。</p>

这一次地战斗,面对有一定战斗力的叛军,烈血卫以战斗力损失二百多人,其中还包括七十五人死亡地代价,消灭敌人将近两千人,这在冷兵器时代,算得上是一场完美的胜利了。</p>

所以前来禀报的都尉龚索面带喜色,等待着李俨的嘉奖。</p>

然而他并没有等来李俨的嘉奖。</p>

李俨对这样的战斗结果并不满意。</p>

凤翔节度军牙兵的战斗力不强。这次来的两千人战斗力稍微强一点,但在整个大唐的军队中,只能算中等偏下水平。面对这样的军队,而且还有多出对方一半人马的数量优势。又在对方猝不及防地情况下攻击,竟然也要付出战斗力损失两百多人的代价,看来烈血卫,还需要加强战斗力啊。</p>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现代人,李俨的眼光比起当代的其他人,要长远得多了。</p>

现在的形势,国内藩镇割据还没消除。黄巢贼寇还没被消灭。大唐失去安西四镇已近百年(安西四镇为安西都护府所辖,包括龟兹镇《今新疆库车县》、焉耆镇《今新疆焉耆县》、于阗镇《今新疆和田市》、疏勒镇《今新疆喀什县》。皆是当时西域小国归化后成立。往往用来指代安西都护府所辖区域:西域,即新疆及中亚细亚东部地区)。</p>

而河西一带也危机四伏(河西即黄河以西地区,又称为河西走廊),一度被吐蕃攻陷。虽然后来由帝师张议潮重新收复,成立了归义节度、凉州节度,但因为中原纷乱,加上帝师故去。几乎是孤悬于外,周围的游牧民族虎视眈眈。在历史上,没过多久(公元890年)河西就因归义军内乱而势力大减,甘州为回鹘攻占,肃州得龙家自立,凉州也失去控制。到了公元911年被甘州回鹘击败,被迫认回鹘可汗为父,成为甘州回鹘政权地附庸。直到一百多年后。为党项西夏攻占。从此以后,成为西夏的腹地,一直牵制中原地北宋,令北宋国民经济因与西夏的战争陷入崩溃,并最终为金人所灭。可以说,失去河西地区。间接地让北宋灭亡,并让华夏民族因此被辽、金、西夏、蒙古等游牧民族劫掠奴驭,陷入了上千年的苦难和衰弱中。</p>

可以说,此时的华夏民族,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当大唐当时的那些人,眼光还放在黄巢之乱,还放在宦官专权和百官夺权、藩镇割据和朝廷削藩之上的时候,李俨却早已经考虑到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地将来。</p>

为了避免华夏民族陷入后世历史上曾经陷入过的苦难中,李俨必须中兴大唐,扩张实力。重入西域。扫平和削弱,甚至彻底灭绝游牧民族。如果能力能够达到。那么就要重新回到中亚、北亚地区,一直向西、向北,打败曾经打败过大唐的阿拉伯帝国,以及占据河中地区的伊朗人帝国萨曼王朝,重新兵临葱岭以西,向北重新回到小海(今贝加尔湖,归大唐关内道骨利干属)以北。甚至要更进一步,向西达到欧洲,让日后的欧洲及欧洲衍生的列强从此失去强大的机会,把华夏民族衰落的直接施于者扼杀于摇篮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