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决战黄巢 第十七章 民主思辨(2 / 2)

加入书签

实际上,即使在时代,皇帝也并不能为所欲为。而即使在民主时代,总统也并不是不能掌握大权。即使民主制度,也存在着君主立宪制。所以皇帝与民主。在某些时候也并不是水火不能相容的。</p>

对李俨来说。他并不关心自己统治的帝国究竟采用何种制度。他回到古代,并不是为了做民主斗士而去的。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振兴即将走向衰落的华夏民族。只要华夏民族能够富强起来,采用何种制度并不重要。</p>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p>

邓伟人的这句话,即使在古代,也是正确的。</p>

只要华夏民族学会了制衡与妥协,只要华夏民族拥有了开拓精神、发现精神、科学精神,那么无论在帝王制度下还是在什么其它的制度下,华夏民族都将是强大的、无敌的!</p>

而华夏民族的强大,自然也会让依托于华夏民族之上的大唐帝国同样强大、同样屹立不倒!</p>

中国王朝政治此起彼伏的轮回宿命,从此就可以终结了!</p>

有了这样的想法,李俨对媒体的政策也就出来了:前期牢牢控制,后期逐渐放手。</p>

泥活字完成后创建的第一个刊物,其名字叫做《大唐国闻》,挂靠在军机省总政治部之下,由李俨亲自牵头成立。其出版日期为每月初。另外视情况不定期的增发增刊。</p>

事实上,虽然《大唐国闻》是挂靠在总政治部之下的,但实际上,真正运营筹划的却是总参谋部的来鹄以下一干参谋、内廷的“运筹处”一干人。当然,总政治部初步建立起来的政治宣传体系也为《大唐国闻》出力不小。总之,这是一个众多机构合力打造的舆论宣传机器,或者说是“洗脑机器”。</p>

洗脑这种手段,李俨培养了多年的赤卫军,已经用得相当成熟、积累了不少经验。政委制度,就是其载体。于是从赤卫军中提拔出来的优秀政委石磊。挂着云骑尉(勋官、视同正七品上、二转)、朝请郎(文散官、正七品上)、致果校尉(武散官、正七品上)虚职,集勋、文、武三大虚职于一体,特赐银鱼袋、服深绯、金带十一銙,就任《大唐国闻》总编辑,简称总编。</p>

(注:转是专门用于勋官地等阶体系。一共为十二转。最低为一转。从低到高依次为:一转武骑尉、二转云骑尉、三转飞骑尉、四转骁骑尉、五转骑都尉、六转上骑都尉、七转轻车都尉、八转上轻车都尉、九转护军、十转上护军、十一转柱国、十二转上柱国。其品阶成为“视”某某品、“比”某某官之品。其中一转为视从七品。依次提升,至十二转为视正二品。)</p>

(注:散官分为文武。</p>

文散官从高到底为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特进、从二品光禄大夫、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上正议大夫、正四品下通议大夫、从四品上太中大夫、从四品下中大夫、正五品上中散大夫、正五品下朝议大夫、从五品上朝请大夫、从五品下朝散大夫、正六品上朝议郎、正六品下承议郎、从六品下通直郎、正七品上朝请郎、正七品下宣德郎、从七品上朝散郎、从七品下宣议郎、正八品上给事郎、正八品下征事郎、从八品上奉承郎、从八品下承奉郎、正九品上儒林郎、正九品下登仕郎、从九品上文林郎、从九品下将仕郎。凡二十九等。</p>

武散官依次从高到低为:从一品骠骑大将军、正二品辅国大将军、从二品镇军大将军、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下怀化将军、从三品上云麾将军、从三品上归德大将军、从三品下归德将军、正四品上忠武将军、正四品下壮武将军、正四品下怀化中郎将、从四品上宣威将军、从四品下明威将军、从四品下归德中郎将、正五品上定远将军、正五品下宁远将军、正五品下怀化郎将、从五品上游骑将军、从五品下游击将军、从五品下归德郎将、正六品上昭武校尉、正六品下昭武副尉、正六品下怀化司阶、从六品上振威校尉、从六品下振威副尉、从六品下归德司阶、正七品上致果校尉、正七品下致果副尉、正七品下怀化中侯、从七品上翊麾校尉、从七品下翊麾副尉、从七品下归德中侯、正八品上宣节校尉、正八品下宣节副尉、正八品下怀化司戈、从八品上御侮校尉、从八品下御侮副尉、从八品下归德司戈、正九品上仁勇校尉、正九品下仁勇副尉、正九品下怀化执戟长上、从九品上陪戎校尉、从九品下陪戎副尉、从九品下归德执戟长上。凡四十五等。)</p>

石磊的这一任命,完全没有前例。尤其是他集勋、文、武三大虚职于一体。更是史无前例的。毕竟,在大唐的虚职体系中。勋官与文官或者勋官于武官这种搭配还算常见,但文武散官一起加于一身者则绝无仅有。</p>

虽然对于勋官、虚职已经泛滥的晚唐来说,不过正七品上的品轶,实在算不得什么。但是将三大虚职集为一身的这种情况,却可以看出,这个被任命为《大唐国闻》总编地石磊有多么得李俨宠信。</p>

而特赐银鱼袋、服深绯、金带十一銙这三种待遇,也不是正七品的品阶能够享受地。</p>

(注:鱼袋。唐代每个官员都有一个表示身份的鱼符,以袋盛之,谓之“鱼袋”。)</p>

</p>

据唐制,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用金袋做鱼袋,谓之金鱼袋。五品以上官员才能用银袋做鱼袋,谓之银鱼袋。</p>

唐制对于官员的衣着颜色也有规定。三品以上服紫,四五品服绯(朱红色),六七品服绿。品服青。中央高级职事官员有散官不及三品的可以赐紫,不及五品的可以赐绯。都督、刺史有散官不及五品的可以借绯,但离任即停。由于赐紫和赐绯的时候也同时例赐鱼袋,故有赐紫金鱼袋、赐绯鱼袋地说法。</p>

赐银鱼袋是五品以上官员才能用的。服深绯更是四品官员才有的特权。可见李俨已经将石磊视为四、五品的官员加宠了。之所以没有加上去,只是因为石磊还没有立功,不便太过恩宠之故。</p>

从石磊的恩宠上。也可以看出这《大唐国闻》在李俨心中的地位。</p>

《大唐国闻》主要是一个政治、军事性质的刊物。出版的第一期,就全文刊登郑畋地讨黄巢檄文。此外还有其他重臣的相关稿件。李俨提倡大唐官员订阅、购买这一刊物。虽然并不是强制性的,但上有所好,下必兴焉,大唐的大大小小官员,又有谁敢不去买?反正一本刊物也就二百五十文,对于官员们来说并不贵。除了官员,其他关心朝局政治的文人、隐士、商人、世家子弟也是这一刊物预定的读者群之一。当然现在这些人还很少购买。这需要这一刊物建立起足够地威望和信任度才行。</p>

除了《大唐国闻》,另外还有一份刊物,也同时成立了。</p>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