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遇(下)(1 / 2)

加入书签

 第五章:初遇(下)</p>

秦岭站在老头子伯的侧面,方位恰好可以看到老人的所有姿势,他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站姿,以求达到跟老人一致。</p>

由于这次是近距离观察老人的站姿,他发现自己以前的“偷”学的动作实在有失水准,不过那没办法,隔着将近四十米的距离,他只能看老人的大概姿势,并不能像现在一般,可以将所有表面细节一一看清楚,一个一个参照调节。</p>

老人耳听八方,光凭敏锐听觉,就准确的知道秦岭正在不停的调整自己的站姿,虽然他没够能听出秦岭的站姿如何,但这个调整的动作,却是反映一个人的武学悟性,一般粗略的人看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花架子,看不到其中协调的韵味。</p>

武术的每一个动作,都体现出了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比如脚掌与小腿,小腿与大腿,还有两脚之间的协调,再与上半身的恰到好处的和谐搭配,然后手掌(拳头)与手臂手臂与胳膊,胳膊与肩椎又要相互协调,最后颈椎作为贯通身体与头部的一个枢纽,在整个姿势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

说一个人对武术是否有悟性,就是看他的洞察力是否达到入微的水准,好比武术的套路,有悟性的人看出来的不仅仅是套路,而是身体每个部位依次协调成一个姿势,这个姿势就是一个武术动作,然后数十个动作又集资协调承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武术套路。</p>

一个动作的协调,并不是指怎样舒服怎样就是和谐。如内家形意拳,讲究内外兼修,就是用表面的动作带动体内经脉的调整,或收缩或舒张,让体内的机能更有效更快速的运作,而加快体内与外界的交换,能使一个人精力保持旺盛。</p>

秦岭花了将近五分钟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站姿,最后感觉自己与老人的站姿有了几分形似,才轻轻闭双目,秉息静气,老人听出了秦岭已经进入站姿状态,没说什么,也没睁开眼,仿佛秦岭不存在一样,只是暗暗点头。</p>

在调整站姿的时候,重心游移不定,因此秦岭并不觉得这个姿势有多难站,而且看老人轻描淡写的样子,他就认为自己随便都能坚持个十几二十分钟纹丝不动。</p>

但当他进入站姿状态后,重心就固定在一个点上,还不到半分钟,秦岭就觉得大腿开始起反应,好像全身的疲倦一下集中到大腿来,那种似酸非酸似痛非痛的感觉让他有点把持不住。仿佛过了很久,实际却只过了十秒钟,这种似痛非酸似痛非痛的感觉,如同走失的士兵找到了组织,疯狂的朝大腿根部聚集而来,“累”的感觉如决堤的洪水一般,经过神经传达,一路上横冲直撞,最后直冲大脑。</p>

“嘶”!</p>

秦岭吸了口凉气,死死抵住“累”的侵袭,时间还不到一分钟,他的双脚就开始轻微颤抖,睁开眼,秦岭就看到老人依然不动如山,轻描淡写的样子,仿佛上身轻飘飘的没一点重量。</p>

这个马步看起来简单无比,真要扎起来,却是十分不容易,由于大腿与地面平行,作为全身的一的根杠杆,重心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大腿根部上,也就是短短的一截大腿,就要承受了上半身的全部重量。所以秦岭坚持不到半分钟就双脚颤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p>

老人如老僧入定,一动不动扎在那里,真正的纹丝不动,如大山一样无比厚重,又如定海神针镇定自若,当他听到秦岭的“嘶”声,内心还是忍不住偷偷幸灾乐祸了一把。</p>

又大约过了十秒,老人“听见”了秦岭双腿颤动,凭着一路起来的丰富经验,老人断定顶多再地半分钟,秦岭就得停下来了,他已经敏锐的察觉到,秦岭的重心已经在不断的波动,而且幅度越来越大,上半身也在不停的晃动,屁股来回扭犹如蛇摆尾一样举棋不定,脚掌也已经有了小幅度的翘动,老人开始倒计时间,只等秦岭弃械投降。</p>

事实也如此,秦岭正在忍受着巨大无边的痛苦,或者说是“累”,从他入定不到半分钟,他就开始叫苦不迭,双腿越抖越厉害,又过了约十秒钟,他的额头就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双眼也冒着热气,眼镜蒙了一层白雾。再过十秒钟,背后头皮相继也开始渗出细汗。</p>

一分钟是如此的漫长,这是秦岭从未有过的感觉。他咬着牙根,苦苦支撑着,他全身都在剧烈的颤动着,此时的时间只能用秒来计算。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秦岭的额头已经冒出了一层细汗珠,接着脖子,后劲,后背也开始变得粘稠。</p>

痛苦不堪,真正的痛苦不堪!</p>

一分半,这是老人对秦岭的极限判断,他当年自认意志够坚定了,也不过坚持了一分四十秒大腿便抽搐倒下,不是他轻视秦岭,一分半的时间,对于初次站这个姿势的人来说,已经是很极好的成绩了。</p>

对于时间的拿捏,倒计一分钟,一般人都会差上几秒,甚至时间观念弱的人,会差上十几秒,但是一个武术宗师,心底估算与时间流速绝对不会相差一秒钟。</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