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波澜起与祖孙之策(1 / 2)
韩章府邸书房内,此时的韩章,正在和叶奇说着什么。
“你说什么?让我举荐袁文纯去当临安知府?简直是欺人太甚,他徐辉祖到底想干什么?”韩章大怒道
“阁老息怒,从这件事情来看,徐辉祖和袁文殊,一定是达成了什么条件,他们现在明显是合作的状态。”
“但是袁文殊毕竟是西北的继承人,像和江南合作这么大的事情,秦国公不可能不知情啊?”
“这明显是他们要合作啊,阁老,一旦他们真的合作了,那咱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叶奇道
“自打袁文殊从江南回来,老夫就知道,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隐秘,可老夫以为,他们最多是私下进行。”
“万万没想到,他们竟然打算放到明处,难道他们就不怕官家降罪嘛?就是现在官家动不了他们,可是几年之后呢?”
“最让老夫想不通的就是,刘威难道看不出,这里的凶险吗?他怎么会同意袁文殊这么做呢?”韩章道
“阁老,会不会和顾将军有关?官家可是一直想让他执掌北方,要不是英国公拦着,可就没有吕封什么事儿了。”叶奇道
“哼,事情没那么简单,他们想的可不是现在,其实老夫又何尝不是在早做准备?”韩章道
“阁老,您是说太子?”叶奇道
“没错,我们这位太子殿下啊,那可是雄才大略,颇有太祖遗风,想着干一番大事业。”
“到时候本就强势的武将们。会变得更加不可收拾,老夫原打算跟着浑水摸鱼,可现在这局势看下来,事情远没有老夫想的那么简单。”韩章道
“阁老,那我们该怎么办?到底答不答应他?”叶奇道
“现在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吗?钟秦一旦被撤,我们在想拿到那个位置可就困难了,官家巴不得,换上他自己人呢。”韩章道
“阁老,我们就这么答应他了?”叶奇道
“答应,为什么不答应,不光答应他们,我们还要和他们合作。”韩章道
“阁老?您说和他们合作?那岂不是?”叶奇道
“哼,老夫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到时候官家想不管都不行。”韩章道
“可是阁老,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些?这一旦官家动手,那可是。”叶奇道
“哼,老夫已经做好了荣休的准备,你放心好了,到时候只要我一退,你马上就会入阁,官家是不会动你的。”韩章道
“阁老,您要三思啊。”叶奇道
“你不必在劝了,老夫已经想清楚了,江南是我们的根,若是根基没了,那我们就是无根浮萍了!”韩章道
“学生遵命,学生这就回去安排。”叶奇躬身道
看着叶奇离去的身影,韩章神情有些落寞,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徐辉祖,刘威,不管你们打的什么算盘,老夫都绝对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这段时间,京城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宁远侯顾廷煜病逝,因其没有子嗣,所以爵位由顾廷烨承袭。
袁文殊收到消息后,心里清楚,自己的悠闲时光结束了,接下来的日子,必将充满风雨。
不过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到也不必担心什么,就是有些事情要做好准备了。
到了第二日早朝,就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各地也没什么大事,直到叶奇出班道:“陛下,余杭临安知府出缺,吏部已经呈报内阁多日,可始终没有回音。”
“哦?韩爱卿啊?你们为何这么多天,都没有个结果啊?”承兴帝道
“回陛下,吏部所呈报的人选有些特殊,臣一时不敢下决断。”韩章道
“不知是何人啊?韩爱卿堂堂的首辅,竟然都无法决断?”承兴帝道
“回陛下,吏部所呈人选,是户部主事袁文纯。”韩章道
承兴帝听到这个名字,当时就想说话,可又硬生生忍住了,他总算是明白,韩章今日为何要来这一出了。
不用猜都知道,这一定是被徐家拿住了什么把柄,不得不把袁文纯提拔上来,可他又不自己决定,这是把难题交给了自己。
到时候无论自己答不答应,他都有话说,可韩章是解脱了,那自己呢?这事情总要解决啊?
这袁家和江南,看来是真的有什么合作了,而刘威竟然没有反对,那也就是说,西北和江南已经达成了什么协议。
对于自己猜出来的这个消息,承兴帝心里很是震惊,他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西北和江南已经开始合作了。
到了这一步,实际上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因为自己没有办法阻止,皇帝当到自己这份上,也是够悲哀的了。
不过不能就这么便宜了韩章,麻烦是你找来的,想要置身事外,那是不可能的!
“这有什么难决定的?袁爱卿能被吏部举荐,想来是不差的,我看让袁爱卿,尽快出发去上任吧。”承兴帝道
朝会散了,但是这件事情引发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各方都在等着事情的发展。
不过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接下来京城里风平浪静,一点波澜都没有,不过没人觉得是真的没有事情,都认为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而此时的袁文殊很是轻松,因为他早就想到了现在这个结果,所以他一点都不意外。
现在摆在他眼前的,是马上要到来的另一道考验,那才是他真正担心的事情。
跟那件事情一比,现在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经过自己这次这么一刺激,想必那件事情快要来了吗?
自己到时候要怎么做?怎么么才能让自己全身而退?自己到底要帮哪一边?
虽然一直都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但是眼看着就要来了,心里反而有些不安。
“官人这是怎么了?怎么心事重重的?还在为早朝的事情担心吗?”明兰道
“我没事的,娘子你就放心吧,现在的情况我之前已经考虑到了,我刚才只是在想,我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袁文殊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