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八章 历史的合理性(2 / 2)

加入书签

韩府,喜气洋洋,韩母整个人笑的合不拢嘴。

陈家整个都搬了过来,两家相隔还不到百米,而且,更让韩母精神焕的是大儿子把女朋友带来了。

韩母高兴,韩立洪同样高兴,他了解自己的大哥。大哥这样的人,一生之中,真爱的女人只会有一个。所以,无憾的幸福,机会只有一次。大哥的幸福,就是胡静致。

韩家大宴,陈家和杜家两家人都来了,陈家父子和杜晋州、杜晋府兄弟俩的兴奋丝毫也不比韩母差,他们都很清楚,白凤鸣等人最终屈服,背后必定经过了一番刀光剑影的厮杀。

通过这件事,清楚地表明了韩家兄弟的实力,而最让他们震惊的还不是高层的厮杀,最让他们震惊的是韩立洪对天津黑白两道真正的影响力。

在他们看来,韩立洪并不是什么真正的黑帮大哥,韩立洪的影响力或者说权力跟他在军统的身份直接相关,而韩立洪又是被挤兑走的,这么一来,不说人走茶凉吧,影响力也必定大降。

可实际的情形呢?实际上就是韩立洪在天津的影响力分毫未减,不论是警察,还是军统,韩立洪走后,没有出现一丝杂音。

这是何等的手腕

酒宴结束,陈家人和杜家人都走了之后,女人们陪着韩母聊天,兄弟俩进了里屋。

坐下后,韩立洪道:“大哥,大嫂的事儿你得抓紧了。”

韩立涛瞪了弟弟一眼,没好气地道:“用不着你操心。”

今天,韩立洪一回来,一看见胡静致就一口一个大嫂,把胡静致弄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好不尴尬。

知道大哥也是杀伐果决之人,能处理好这事儿,就不再提这个。

这时,韩立涛问道:“接下来你是怎么打算的?”

沉吟了一下,韩立洪道:“在保定呆一阵子,然后我想去二十九军。”

“二十九军?”韩立涛不解地问道:“你去二十九军干什么?”

韩立洪道:“大哥,二十九军是天下雄兵,但宋哲元等西北军将领与蒋介石彼此猜忌,互不信任,我怕一旦爆全面战争,宋哲元等人看不清大势。”

平津是最后的底线,一旦小鬼子攻击平津,就是中日全面开战。

这是弟弟反复跟他强调过的,他也认同,微微皱了皱眉,韩立涛问道:“立洪,你认为日本人什么时候会攻击平津?”

韩立洪道:“具体时间不好说,但可以肯定,如果华北自治一直没有进展,他们失去耐心,就随时可能会动全面战争。”

眉头皱的更紧,韩立涛道:“由于我们的存在,日本人要推动华北自治会更加困难,我觉得他们很快就会失去信心。”

心中一动,韩立洪意识到他忽略了自己的因素,思维更受困于已知的历史,没想到日本动全面侵华战争有可能提前。

日本动全面侵华战争,原因不外乎是国际、日本国内的和中国这三个因素。

国际的因素,希特勒上台之后,日本一定研判德国会动欧战,这不仅会牵制住英法,也会牵制苏俄,使得苏俄不敢在远东轻易对他们动兵。

这应该是日本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提条件。

日本国内的因素,主要的驱动力就是那些被胜利烧坏了脑子的军人和野心家,等到这些人全面掌权,也就是军人政府彻底压制文人政府之后,日本国内全面侵华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中国的因素,大致有两个,其一是小鬼子对华北自治失去了耐心,其二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内战结束,抗日统一战线形成。

前两个因素已经大致存在,那决定日本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间因素,第…的比重应该更大一些。

时不我与,要抓紧了,韩立洪道:“大哥,小鬼子动攻击之前,一贯的套路都是栽赃挑衅找借口。在平津,小鬼子还得是玩这套把戏,但这套把戏我们能看清,不代表别人也能看清。”

韩立涛沉思不语。

韩立洪接着道:“小鬼子要推动华北自治,第一步必然要把国民党中央系的势力逐出华北,然后再联合宋哲元、韩复榘、阎锡山等人,组织华北自治政府。如此一来,日本人把中央系的势力逐出华北之后,坐镇平津的必然是宋哲元和他的二十九军。”

“把中央系的势力逐出华北?”韩立涛愕然,他问道:“日本人如何能把中央系的势力逐出华北?”

苦笑一下,韩立洪道:“这还不简单,搞点事儿,然后无理取闹,逼迫蒋介石屈服。”

韩立涛一听,也不由苦笑。

韩立洪心里叹息一声,蒋介石自然也是枭雄一类的人物,但和太祖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蒋介石差太祖的,最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太祖的那种大无畏的气魄。

他不相信蒋介石看不到国际国内的大势,但看到是一回事,怎么反应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太祖处在蒋介石的位置上,那逼退日本人就是分分钟的事儿,因为蒋介石现在面对的压力同太祖后来面对美苏的压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面对美苏双强,尤其是原子弹的恫吓,这得需要多么强悍的神经才能挺过来?

日后,有些人以此来咒骂太祖冷血,但是,他们无视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中华民族于千难万险中挺了过来,并迅成长为再也没有任何列强敢于以武力威吓的强大国家

一个休克疗法,几年时间,就让数百万俄罗斯人悄无声息地没了,一点水花都没溅起,只是变成了一串串冰冷的统计数字。

如果没有太祖的冷血……这有多么重要,那些忘记了民族苦难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这一刻,韩立洪更深刻地体悟到了太祖取代蒋介石的历史合理性。

中华民族,是多么幸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