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五章 招降张燕(1 / 2)

加入书签

 “除此,诸位可还有他法?”

战争,从不限于一法一策。计策方法越多,或双或三,数管齐下,自然胜面更大。譬如以热气球升空,载人空降入箕关之计万一失败,那么就需要换一策,再行攻打。

诸将笑颜一收,继而苦思冥想。

高顺凝眉,一边扫视着帐下诸将,一边却在分析围绕箕关的一些势力——不能直接攻打,可否借助外力?

箕关是河内与河东的交界,是军师要地,如今虽为公孙瓒所占,但王匡未尝没有想法夺取。不过以河内王匡的实力,恐怕力有不逮,能夺早就夺了,何必等到现在?

高顺立刻否定了借助、引导王匡进攻箕关的想法。

那么,可不可以从其内部着手呢?

箕关守将乐何当,是公孙瓒义弟,二人关系密切,而且公孙瓒也未曾亏待过乐何当,想来劝降或者挑拨什么的手段,恐怕也不管用!

否定。

这箕关北,是太行上,太行山上有一伙贼子,却是那黄巾败将张燕被黄昌一部战败之后,逃离躲进太行山,最后纠集残部而成。这数年来,高顺也曾想过将其剿灭,但张燕狡猾,落脚不定,而且太行山中地形复杂,不利于大规模进军,再者那张燕也识得厉害,数年来从未搔扰过并州,所以高顺才堪堪放下,没对其用兵。

近些年来,那张燕与公孙瓒联系有些紧密,前曰里得到情报,公孙瓒已然与张燕联合,准备共同抵抗来自并州的压力。高顺这几天一直在想,是不是先暴露出大军行踪,引张燕来攻,先行将其剿灭呢?

不过此时,高顺却想到另一个办法。

利用张燕,达到攻破箕关的目的!

怎样才能利用到张燕呢?

高顺正想着,帐下有人开口了。

抬头一看,又是李尹。

“高将军,我有一法!”李尹脸上露出灿烂阳光的笑意:“可利用太行山中山贼张燕一部,攻破箕关!”

“哦?!”高顺目光一闪,顿时露出了笑意,道:“细细道来。”

李尹嗯哼了一声,斟酌片刻,这才道:“张燕此人,我曾在学院中研究幽州十年战役之时,有些了解。原是那黄巾将领,被赵云将军战败,而后纠集残部,落草为寇。”

“贼寇这帽子,谁都不愿背负,若能取下来,我相信张燕很愿意。所以高将军大可派人前去招降!”

“招降!?”高顺眉头瞬间就松开了。

不错,正是招降。

张燕虽被赵云击败,但那时正面战场上,败了,是他本事不济,怨不得谁。更何况如今幽州军中,不少的将领都是曾经的黄巾降将,与张燕大多认识。最主要的,还是那张角之女,张宁,几乎是渔阳王府上的常客。这样一来,张燕若能降了幽州,算起来比投降哪一方都要来的实在!

所以,高顺瞬间就确定了此策。

招降了张燕,先不声张,让张燕以公孙瓒盟友的名义,去诈开箕关城门,如此一来,夺下箕关,却是易如反掌!

“好,就这么办!”高顺大笑道:“那么,谁愿去招降张燕?”

当下,高顺帐下却无原黄巾将领。如周仓、程远志、管亥等人,都在镇守西凉。否则,却更要容易许多。

“末将愿去!”

好几个将领站起身来,请命领令。

其中,就有李尹。

“将军,让我去!”李尹急了,道:“让我去吧!”

他刚刚分配到高顺军中,尚无战功。虽然诸位将校对他很是和颜悦色,但是他自己却有些别扭。而且其麾下兵士多有不服,只因他是个雏儿,没有震慑军心的战功!

高顺眼光一转,便明白了。不过对于脑子这般灵活的李尹,高顺自然有提拔培养之意,于是便点点头,道:“好,这事,就交给你去办,记住,一定要成功,否则,你就一人去攻下箕关,知否?!”

“诺!”

瞬即,高顺取笔墨纸砚,写下一封招降书,交给了李尹。

李尹欢天喜地,一边躬身接令接书,一边向身旁几个有些失望的同僚挤眉弄眼。

李尹接了将令,自回营帐换下盔甲,将招降书藏于胸口,带上兵刃,牵了马匹,只带了两个亲卫,便即出了军营,正要望太行山而去,却忽然有一黑衣人出现在眼前,把李尹吓了一跳。

“高将军命我送来地图,接好!”

黑衣人手一挥,一张地图堪堪落在李尹手中,继而一转身,消失不见。

李尹看了看手中地图,又看了看黑衣人消失的地方,这才惊叫一声,差点翻下马来。

李尹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口,这才细细看起地图来。

只见上面画的,却是太行山中地图路线,路线的尽头,划了个大叉。

“真是神秘主公麾下原来还有这么一支神秘力量”李尹嘀咕道:“既然早摸清了张燕的老巢,为何不早早剿灭呢?”

李尹不过刚刚毕业的新手,对于暗部,自然一点都不了解。

另外,那太行山张燕一部,可不仅仅只有数万山贼,那山贼还养着十数万老弱病残的家眷!

山贼即是山贼,但也是汉人!尤其是那十数万老弱病残,刘渊很难下手。所以才一直放任。再说了,这地图也堪堪在这一年里探测出来,这一年来,刘渊南征北战,哪里又顾得上这小小一伙山贼!?

李尹压住疑惑,不半曰,便来到太行山下。沿着崎岖盘桓的山道小径,李尹弃了马匹,与两个亲卫快速行进在太行山中。

这天夜里,李尹带着两亲卫来到一处山谷外。

站在谷外山包上,隔着老远,李尹看着那山谷中灯火通明,听着谷中传来的人声嘈杂,不由连连感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