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出游(2 / 2)

加入书签

二妞终于磨得姜氏点头同意,一家八口明日出游,目的地就是茂山。</p>

姜氏一开始不愿意,一家人都出门去了,水晶糕交由谁做。</p>

二妞死缠烂磨,说什么全家出游,才能加深感情,胡说八道一大堆的话,又保证回来后,水晶糕都交由她来做。</p>

这话说出后,姜氏才明白过来,二妞又买回来好些个蒸笼和盘子,原来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以前要蒸五六回,才能够第二天的寄卖量,这回添置这么些家当,蒸两回就够了,省事的很,这妮子九曲回肠,不知道是随了谁。</p>

可这般话,还打动不了姜氏,二妞便把事情扯到她爹头上,说是因着菩萨保佑,一家人才得以团圆,应该去寺里给菩萨烧柱香,添点香油钱,菩萨收了礼,才会继续保佑自家人平平安安,爹娘长命百岁,几个哥哥有个好前程,如此云云,到最后,说得姜氏也觉着这炷香是必须去烧的,不过只同意在归隐寺里等他们,她跟大妞可不进山去。</p>

郑大虎差点憋出内伤来,想笑又怕同时惹恼了母女两人。</p>

小女儿提出要全家出游,他乐意得很,成亲前,他想把媳妇藏在家里,成亲后,他千方百计撺掇着媳妇一道出门,也没得逞过几回。</p>

二妞的功力比他高深,才软磨硬泡了两天,媳妇就倒戈卸甲,如此想来,难免有些捻酸沾醋,晚上睡觉时,对着媳妇好一番纠缠。</p>

次日,天还是灰白,郑家院子已是烟火袅绕,一家人赶着吃了早饭好出门,中午不能回家,又做了好些方便带出门的煎饼。</p>

过了半个时辰,一家人走出门去,姜氏把院门锁好。</p>

郑大虎带着一个特质的背篓,是专门背人用的那种,村里的人来领着孩子进城赶集,走不动了,就能坐进这样的背篓里,他昨天特意买回来,专门给四郎准备的,背篓很大又结实,就是二妞也挤进去,都足够用。</p>

大郎二郎三郎,也是三个背篓,不过是平时进山背过的那种,姜氏和两个女儿,自是轻装上阵。</p>

“娘,陈婶还没出来,要不我进去叫她们吧。”</p>

二妞刚说完,陈家的大门就开了,陈婶领着陈小娥走出来。</p>

“不用叫,我和娘自己出来了”,陈小娥提着个篮子,里边是些吃食,还有香纸,寺里卖得比外边的贵,她们还多拿了一份,郑家没供奉菩萨的习惯,自是不会常备这些东西。</p>

听说姜氏要去归隐寺事,陈婶也要领着女儿同去,她是寺里的常客,观世音菩萨的忠实信徒,今日是初一,正好去菩萨面前上柱香。</p>

“小娥,把东西放到我大哥的背篓里吧,拿着多累”,她还怕小娥不好意思,自己伸手把她提着的篮子拿过来,陈家的篮子是圆形的,正好能放进背篓里,二妞就没想过,他大哥背着也会累。</p>

大郎默默的取下篓子,把二妞递给他的篮子放进背篓里,又背到肩上。</p>

一行人走至南门口,郑大虎让几个女眷上了牛车,他背着四郎,领着大郎三人,跟在牛车旁边走。</p>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去寺里的香客都会很多,有些牛车专门在这天,往返于县城和归隐寺之间。</p>

姜氏跟大妞不常出门,走去茂山差不多要一个时辰,两人肯定坚持不住,坐牛车不过是一人收两文钱,郑大虎连陈家那四文也一遍付了。</p>

牛车走得慢,郑大虎几人跟上完全没问题,他是打铁匠出身,一身的蛮劲,在军营里跟人学了两套拳法,回家后又教给了儿子,父子几个早上起来,都会练上半个时辰,前段时间,二郎三郎经常跟着他往山里跑,就是大郎到了沐休的时候,也是进进出出的,脚力早锻炼出来了。</p>

陈婶上车后,拿出荷包要掏钱,被姜氏拦住。</p>

“嫂子,咱们两家可不能算得那么清,你帮着带的这些香纸,也没要钱不是,这钱我要是收了,都成个啥人了。”</p>

话说到这份上,陈婶自是把荷包收回去,两人开始说起保全娶亲的事,婚期定在九月初十,该准备的东西都差不多了。***(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