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换着花样解馋(2 / 2)

加入书签

过了十来天,蜜酒也可以开封了,姜氏从不好酒,甚至有些排斥,被二妞强求着喝下一小口,甜滋滋的倒也不那么烧心,才是按了二妞所说,每天睡前喝两小口,时间一长,倒是体会出它的好来了。</p>

铜镜里的面容比以前还润白了几分,哪个女人不爱美的,等蜜酒喝完后,姜氏还心生出遗憾来,不过这回用的灵芝是自家得的,要她花钱去买,自是不舍,当然,这些都是后话。</p>

金秋十月,风高气爽,郑家院子里的柿子也进入成熟的季节。</p>

茂山县虽是穷乡僻野,可它有一样东西很有名气,那就是柿饼,茂山县的柿饼肉质柔软,红亮透明,柿霜白厚,味香醇厚,甘甜如蜜,每年都会有客商过来收购,卖去外地,不过,能流通出去的,也只是次等的柿饼,最优质的那些,是茂山县仅拿得出手的贡品,自是要孝敬到京城去。</p>

茂山县出产的柿子很多,鲜柿子卖不上大价钱来,若是加工成柿饼,就能翻上三倍,可惜,做柿饼是个技术活,姜氏自是不知,郑大虎他娘也是从隔壁县嫁过来的,传授不了媳妇这门手艺,郑家的柿子,素来是摘下树就直接卖掉。</p>

每到这个时节,二妞望着枝头一个个圆滚滚、黄澄澄的果实,都会不由的悲喜交加,喜的是摘下的柿子,不管咋样,卖了就是一笔收入,悲的是自家不会做柿饼,白白便宜了别人,年复一年,到成了个心结。</p>

她也曾多番打听柿饼的做法,只是柿子树基本栽种在乡下,城里边生活的人多数不知道,她能打听到的人也是才了解个大致,并不精通,二妞以前的活动范围局限与城内和围子附近,没法去乡下拜师亦或是偷师。</p>

今年倒好,陈家新结的亲家,家里也种有柿子,秦月香当然会做柿饼。</p>

郑家只一棵柿子树,鲜柿子自家吃一些,还给陈家和张家各送去一大篮子,张玉琴那都备了一份,交由张嬷嬷代送过去,剩下的柿子,二妞全拿来做了柿饼。</p>

经过选果、去皮、晒果、上霜,一整套工序下来,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二妞第一次将自家做的柿饼吃进嘴里,差点没飙出泪来,太不容易了。</p>

做出来的柿饼全卖了也不过是两百来文钱,水晶糕一天也就能卖出这些,二妞早想到过,倒也没失望,这笔钱换做以前,也是笔巨款,现在却是看不大上眼,费老鼻子劲做柿饼,只不过是想解了自个也说不清楚缘由的心结罢了。</p>

“娘,咱们别拿去卖了,卖不上几个钱,自己吃吧,味道挺好的,能留到过年去”,费了那么多心血,只卖那么点钱,二妞当然不乐意,不如留着自己吃实在些。</p>

“那就留着吧,好好解解你的馋,最好能吃到明年这个时候去,免得你老惦记着树上的生柿子。”</p>

呜,怎么可以这样,啥时候才能把她这件糗事忘了去,“娘,八百年前的事,您还拿来取笑我,人家早就革面洗心,从新做人了,再说,人家已经长大,早就不是以前那个馋嘴的小丫头了。”</p>

“还不馋嘴哩,这个月尽把心思花在吃上头了,全家人数你最馋。”</p>

咦,有木有啊,是这样的吗?二妞开始反思,十月里,她做过什么事呢?</p>

她做了柿饼,还晒了好多果干,都是用山上摘回来的山梨和红果切片晒出来的,又死赖着跟爹上山摘了一趟栗子。</p>

卖回来二十多个鸡蛋专门蛋糕,可惜没成功,蒸出来的东西一个气泡也没有,好在娘他们都不知道蛋糕这回事,直说好吃,她听着还飘飘然的,也是种好吃的点心不是,新的创意呢,不过她最近已经放弃在蛋糕上头再费脑子,准备尝试去做发糕,可以比较蒸饼的做法,应该不难才是,还有,她也想吃米粉了,还有……***(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