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集中投资(1 / 2)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的核心方法就是四个字:集中投资。

集中投资说的是将选择为数不多的、可以在长期提供超越平均回报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金集中投在这些股票上。无视股市短期的涨跌波动,坚毅忍耐,持股不动。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如下问题:

1、我如何才能找到那些超越平均回报的股票?

2、“为数不多”到底是多少?

3、你说的“集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4、我应该持有多久?

5、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上雪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投资的方法。

市面上的投资的方法看似有千万种,说到天荒地老都说不完,但如果我们做的不是量化交易,把决定权教给一套算法和机器,我们是主动型“纯手动”投资者,那么我们的投资方法无非三种:

第一种:无脑购买指数。

第二种:不屑于只赚指数收益,自己瞎操作一翻看到啥好就买啥,比较分散,比较短期。

第三种:看准好的公司,集中投资,长期持有。

巴菲特推荐普通人的投资方法是第一种:购买指数。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那种不会选股,不会估值也没时间深入研究企业的人,也就是普通大众。

既然我不懂,那我们就把大盘里的股票都买了,赚平均收益。

上雪认为这种方法确实非常适用于绝大部分的小白投资者,尤其是在美股那种比较有效且成熟的市场里,投资指数几乎可以不用择时,毕竟人家熊短牛长。

巴菲特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说道:“通过指数基金定投,一个一无所知的投资者实际上能够超越大多数专业投资者。”

我国的资本市场太年轻了,各个方面规范程度还不够,所以指数跟过山车一样,如果你不幸买在了短期的高点,很可能七八年回不了本,但如果你是非常厉害的投资者,你肯定会更偏爱a股,因为波动大才意味着机会多,全部都像美股那样如此平滑基本就相当于养老了,就算是高手在美股也很难跑赢指数。

原本我们只要听巴菲特的,定投宽基指数,三年下来收益率都会不错,但很多人投了一两年就开始不想赚这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钱了,就开始学着市场上的基金经理开始自己选股,频繁操作,最后风风火火搞一轮,收益不仅没超过指数,还跌得一塌糊涂。

这种心理非常常见,因为只要我们是个努力上进的人,都不甘平庸。

我们每天刻苦努力学习,结果拿个市场平均回报,跟那些书也不看股票也不了解的大爷大妈获得一样的收益,凭什么啊?

基本上只要我们稍微有点野心,在资本市场也待了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超越指数。

年底了大家晒收益率,谁的收益率超过了沪深300的涨幅,就好像考试成绩超过了班里平均分一样,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只不过超越沪深300这件事其实并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基金经理业绩基本也都无法战胜宽基指数。

这些基金经理中的很多都是牛校毕业,身后还有很强大的投研团队,也有公司给的资源,但为什么还是业绩不佳呢?

不怪他们,怪就怪目前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激励机制。

无论是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还是身后的投研团队,他们赚的就是管理费,管理费只跟基金的规模挂钩,跟投资者有没有赚到钱无关。

比如去年重仓消费和医药的基金经理,明知道成分股都严重高估了,还是迫于kpi的压力给投资者不停画饼,成分股严重高估的时候饼也可以继续画,只要不停跟投资者强调长赛道,长期看涨,人口老龄化,居民消费升级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当我们看到一个基金经理在直播或者公告的时候强调基金成分股的长期价值,基本就在暗示大家短期已经高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