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结联姻,兵指昌邑(1 / 2)

加入书签

 诸葛瑾这一声惊诧,顿时将屋中所有人的眼光吸引了过来,被众人看得有些不自在,诸葛瑾尴尬的笑了下,旋即对着董承说道:“仲文之意,瑾已明了,另千金年岁尚幼,瑾心中却是另有一个良选,仲文不妨先听上一听。”说话间,见董承欲要插言,诸葛瑾挥手让其止住。</p>

“想必仲文也知晓,瑾乃家中长子,家中幼弟二人,如今二弟年岁正与董琳相若,若仲文不弃,瑾便做主,为我家二弟攀上一亲如何?”提起诸葛亮,诸葛瑾心中顿时明亮了起来,董琳长得如何他虽然不曾见过,董氏在历史上的名头却是不小,更兼得知书懂理,虽然不如黄氏那样通晓古今,却也是难得的贤良之人,若是二弟本事,到时自可再将黄氏娶进门中,如此不但娇妻可得,也能得到董承的忠诚,何乐而不为呢?诸葛瑾心中爽歪歪的想着,浑然不觉,士族联姻,这个他一直痛恨之事,此时使用起来,竟然浑然天成。</p>

董承听了,顿时沉默了,他的本意乃是将其女攀上诸葛瑾的,如今却被推到了其二弟身上,让他心中一时拿不下主意。</p>

也难怪的,如今诸葛家,以诸葛瑾最为耀眼,别说他的两个弟弟诸葛亮、诸葛均,就连父辈的诸葛玄与诸葛珪,也被其深深的遮盖起来,世人对于他们,并无多少关注,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在外求学这么久,却很少为人所认出的原因。</p>

“临洮董承,谢过主公。”暗自思虑了一番,又见诸葛瑾态度坚决,董承想,不管怎么说,能够攀亲带故的,总归比什么也没有的好,咬了咬牙答应了下来,就连称呼,也在第一时间改正了过来。</p>

“好,哈哈,仲文却是不知,我家二弟生得俊雅不发,瑾与其相比,有着云泥之差,二弟天生聪慧,瑾与其相比都相形见绌,你家千金却是有福气了。”对于诸葛亮,诸葛瑾心中喜欢不已,一点也不吝惜的夸耀着,将屋中诸人雷得不行:“哪里有人这样夸自己兄弟的?”</p>

不管怎样,结局总算是皆大欢喜,至于诸葛亮知晓此事之后会有何等反应,诸葛瑾选择性的无视了,大不了以后再将黄家丫头也给他定下,诸葛瑾心中,有些无耻的想着。</p>

此时,被众人忽视掉的徐晃霍然间起身,至诸葛瑾面前跪拜道:“主公,晃有一事相求。”</p>

“起来,快起来先,说便可以了,不须这样。”诸葛瑾有些挠头,今天发生的事情,好像只有自己被蒙在鼓中一样,只觉得脑袋不大够用了,虽然不知道刚才还好好坐着的徐晃为何会这样做,却仍旧尽量保持着他的仪表,眯着眼睛笑着说道。</p>

“故主之恩,不敢相忘,晃闻之杨奉家眷尽皆被俘,还请主公开恩,饶其等一命。”徐晃说完,再次跪地顿首,诸葛瑾只顾着去拉徐晃,没有注意到董承脸上,一闪而过的尴尬。</p>

却原来,黄忠见董承被众人责难,心中才觉得一口气顺了好多,及至后来董承直爽道出自己之前的谋划时,想着自己竟然成了别人手中的一个筹码,越想越气,再见到诸葛瑾对董承的态度明显的变化,心中更是怒意勃发,正巧戏忠出言为其介绍起徐晃,一句话便不由的道出。</p>

“呃,还有此事?”诸葛瑾不由的疑惑了起来,这件事情,他还真是一点也不知道,闻言不由的将头转向黄忠,若是真有此事,也只有能是黄忠做的了,只是为何,黄忠却不曾提起呢?</p>

“却有此事,不过杨奉家眷不是忠所擒获,乃是董先生擒来,送于主公的。”黄忠倒也干脆,不愿徒领董承之情,直接便将事情说了出来。之前一句话将杨奉家眷之事说出,他心中便后悔了起来,这样做不但显得自己没有肚量,还会给诸葛瑾留下不好的印象,毕竟,自己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其汇报,若是换了一个主公,单单此事,便可将自己闲置起来了。</p>

徐晃跪在地上,头颅却昂扬着,目光殷切的看着诸葛瑾。在他心中,并无多少把握可以将杨奉家眷救出,无论是谁,对于自己的敌人都不会心慈手软,即便是他自己,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只是哪怕有着一丝希望,他都要去试一下,成与不成,总归是尽了力了。</p>

诸葛瑾脸上,带上了一丝为难,将拉住徐晃的手轻轻松开,在屋中踱起了步子,脸上的表情,却是越发的严肃了起来。</p>

人命轻贱,在争霸天下这条路上,更是如此。作为诸侯的亲近之人,他们享受着平常之人不能享受之福,相应的,却也承担着平常之人无法想象的危险。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与之相若,有争斗,自然就有成败得失,作为失败的一方,从来奉行的便是斩草除根,诸葛瑾虽然有着妇人之仁,对于此事却是渐渐接受了。</p>

迈着步子,诸葛瑾脑中不停的思索着得失,眼光不时的在黄忠、徐晃、董承等人身上掠过,看的诸人心惊胆跳,尤其是徐晃,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到了喉咙口处,好似只要他稍稍一放松,就能跳出口腔一样。</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