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八章:汝南全复,平春李基(1 / 2)

加入书签

 周瑜惨遭意外,可以说死的太过冤枉了,甚至他到死,都不知道这对面而来的荆国士卒,为何会对着他突然动手?百余人,在突袭之下,几乎是在瞬间,就失去了生息,及至后方阻挡李典的陈武被冲溃退回的时候,正见到前面一人抽出腰间的短刀,挥手间,将周瑜的头颅割了下来,攥着其发髻,顺手就系在腰间,而后呼啸一声,千余人的队伍撒腿就跑,很快就在陈武面前消失不见,只留下对此目瞪口呆的陈武,以及周瑜悬首处,滴落成一条线的血迹。</p>

“都督……”陈武一声惨叫,直扑在周瑜的尸身上,看着那被割首的地方,心中一阵悲哀,枭首处,鲜红的血液仍旧汩汩的流出,跟随着陈武溃败回来的士卒,见到如此情景,早已吓得呆滞了起来,随着李典渐渐杀近,陈武的几个心腹忙上前,架着陈武就要后退。</p>

“带上都督的尸身……”惊醒过来的陈武,挣扎着自几人手上挣脱出来,对着身边的几人大声的叫道,对于那些开始变得四散逃逸的士卒,此时的陈武,已经顾不得再去理会了。</p>

周瑜阵亡的消息,很快就在孙静带着的大军中传了开来,在陈武将周瑜的尸身带回正阳后,十余万士卒顿时变得骚乱起来,一股让人心悸的压抑渐渐升腾起来。</p>

“子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公瑾怎么会这样?杀害公瑾的人是谁?”刚刚将周瑜安置好,孙静便再也忍耐不住,对着陈武大声的吼叫起来,在得知周瑜身亡的那一刻,孙静只觉得自己好似被一声炸雷炸晕了,粗鄙如他也知道,周瑜对于整个荆国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p>

“我……”陈武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要如何开口,直到现在,他都还好似身在梦中一样,明明他让周瑜先撤退了,在他与孙静之间,又哪里来的敌人呢?那千余人他是看到了,可是那些人身着荆国的甲胄,他又怎么会知道那些人究竟是谁?</p>

</p>

“孙将军,此事愿不得我家将军。”陈武身边,一直跟在其身畔的心腹忽然间开口说道:“李典来袭太过突然,我军阵型尚未结成,就已与其碰撞,李典前军是为骑兵,没有多久的时间,军阵便被冲击的散开了,战事不利,我家将军便让都督带着亲卫先行撤出,及至我家将军与李典战后撤回,便发现都督已经如此,至于杀害都督之人,我等只是看见其等皆身穿荆国甲胄,至于其人到底是谁,因为其未打旗号,我等却是不知。”</p>

“不知?”短暂的失神之后,孙静也渐渐平复了下来,对于陈武心腹人开口之言,不由得面露疑惑之色,而且其人话中,更是有着一处巨大地漏洞,那些人身着荆国甲胄?怎么可能。</p>

是啊,怎么可能?陈武显然对此也是明了,自打见到周瑜身亡之后,这样一个疑问就一直在他脑中盘旋着:“将军,武虽只是一个粗人,却也知道,其人既已杀害都督,若是想要隐瞒身份,必然会悄然退去,而他们却将都督枭首,这些人,必然还会再次出现的,如今李典、徐晃几人大军意欲合围,我等当务之急乃是如何将这十余万士卒带回荆州。”</p>

“是啊将军,此地不宜久留,我等还是速速撤退的好。”旁边,自打陈武回返之后,一直就没有动静的朱桓忽然开口说道,这段时间中,他一直在小心的探查这陈武,最终发现,对于周瑜之事,陈武真的也是不怎么知道,顿时排除了陈武陷害周瑜的嫌疑。</p>

“公瑾乃是伯符的结拜义弟,如今不但身死,就连其首,都被贼人所得,不知去向,如此即便是撤回荆州,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伯符?”孙静说着说着,就止不住的悲痛起来,到最后,更是嚎啕大哭起来,那种哀恸,让人闻之伤心,朱桓、陈武二人,不由得面面相觑。</p>

“全琮(cong),我与你留下三万士卒屯驻正阳,你务必在此处驻守两日,两日后,即可率军突围。”哭了一阵,见无人上前搀住他,孙静只觉得一阵烦躁,他这般行为,也不过只是做给众人看的,为的,就是要将自己的嫌疑清洗掉,他可不想千辛万苦奔回荆州,却因为此而被孙策治罪,不过见到朱桓、陈武两人被自己的动作惊呆,片刻之后,孙静就再也哭不出来了,将脸上的悲伤一收,转而对着众人沉声说道。</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