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应募者(1 / 2)

加入书签

 手下无人才,这是李泰目前最大的弱项。

开府建牙之后,越王府立刻开始招揽人才,包括之前摒弃的儒教人才。儒教虽然是个憨批,但儒学多少还有一点可取之处,再说现在识字的大多是儒教之人,只能招募一批。

然而实际情况是,招募令贴出去之后,不仅儒教的人才没有来,甚至连工匠、农夫、医士之类不被儒教认可的人才,同样没有几个出现。这是非常反常的,因为越王的名声在这些人中应该不会太差,怎么也不可能被如此抵制。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受到了压力或者说警告,不被允许和越王府扯上关系。

儒教给与的压力,大概就是希望李泰能够屈服,为之前驱逐士人道歉,回到以儒教治国的正确道路上来。对于儒教的这种警告意味浓重的反击,李泰选择了无视,在长安,他压根没有挑战儒教的力量。倒也没有谁是什么幕后主使,而是李泰的做法触动了整个儒教的利益,现在遭到反噬是非常正常的。

也罢,三日之后,招募令就被撤了下来。历朝历代开府建牙的诸皇子中,李泰大约是最凄皇的一个,让长安城中的士子拍手称快。各色酒楼花巷之中,士子们一边嬉笑玩乐,一边高谈阔论,话题总离不开最近的越王府。

“没有士人,甚至连吏员都没有,某倒要看看越王凭什么治理封地,还妄称什么开辟海外,可笑至极!”

“是极是极,唉,只是可怜了那千户百姓,要跟随越王吃苦受难。听闻越王穷奢极欲,练兵之时便每日酒肉不断,现在没有了朝廷的粮饷,那千户百姓不知要被压榨到什么地步,才能供养起这只酒肉大军。”

看似在哀叹民生的话语,实则是在嘲讽和污蔑越王,甚至连酒肉之军的称呼都出来了。那日越王营士兵的表现,让士人非常的不爽,区区大头兵居然也学起士人礼仪,有失体统!

虽然大唐尚有崇武之风,但对于底层士兵,士人依然是歧视的。越王营的兵连个杂号将军都无,却已天下第一军的姿态受到长安百姓欢迎,这几天街头巷尾讨论的,都是越王营的那一个惊艳敬礼,岂能不让优越感十足的士人嫉恨不已。

当然,不是所有士人都如此短视。更多有识之士看出了越王练兵之法的可贵之处,成群聚在一起,研讨其与现今练兵之法的优劣之处。

“士子为骨,猛士为皮。太子言,此乃未来之军!我等有志之士,不可学那迂腐之辈,将此等绝妙兵法弃之如敝履。”

“正是此理!越王离经叛道,正需我辈士子规劝,幡然醒悟回归正道!越王聪慧,奇思妙想不断,又有大功于朝,若能醒悟过来,辅佐太子兄弟同心,将来必成一段千古佳话!”

然而,这些人也没有加入越王府,毕竟他们觉得自己的才华需要更广大的空间,越王的封地实在太小了。而越王府每天则会收到许多士子的‘规劝信’之类的玩意,甚至还有人超前性地发明了大字报,贴在越王府的墙壁之上,让李泰差点以为又有穿越者过来了。

“大消息!大消息!听说了吗,今天有人去越王府应募了!”

“真的假的?什么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