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血河围山,幽冥打劫(1 / 2)

加入书签

 二人这般相持斗法,五天之后依然不分胜负,但二人的心境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司徒东来再也没有当初的优越感,反倒道心深处生出一丝恐惧之意,怪不得老祖叮嘱过不妄言,不妄行,看来老祖早就料到这妖孽怪胎的存在,所以才让我谨慎行事,可是老祖既然料到有此结果,也应料到我拿不下他,为何又要我前来。方道明则恰恰相反,自己与天仙元神高手斗了五天五夜,不但没有落败,反而越斗越勇,越斗越顺,这百数十年的苦修,终于换来今日成就,念头至此,他的肉身、元神、道心,皆同时升华,仿佛进入一种极致的玄妙境界,当年于阴曹界地藏大师在其体内留下的封印也自然而然有了一丝松动。</p>

方道明一声长啸,心头说不出的舒爽畅快,自己终于要迈入那期盼已久的元神天仙境界了。</p>

可就在这重要关头,司徒东来竟然收剑助手,不再与他争斗。</p>

“司徒东来,你做什么,怎不比了!”对方的骤然而止让方道明不痛快之极,好似憋了好半天的劲,却无处发泄了。</p>

司徒东来遥望西方,洒脱笑道:“不速之客来了,好像是来寻你的晦气的。”</p>

方道明运起法眼极目西望,便见数千里之外一道丈余血水往这方飘来,四周还有一道道厚重的污秽鬼气,诡异之极。</p>

“血河门、幽冥殿!”方道明骤然一惊,“我粗略推算过,本以为修成元神天仙的机缘落在这司徒东来身上,不想这紧要关头,这两魔道却来寻衅兹事,莫非我的推算有误,看来那太乙阴阳遁甲大阵没有参悟透彻便是不行的。”</p>

方道明突被打断,虽然气恼,但一颗道心已是极致,立刻便生出判断,当下一道剑气落入山门,卷出澹台剑明与司徒英雄五人,交到司徒东来手上。</p>

司徒东来见他道心决断尤胜自己,颇为钦佩,不由赞道:“道友好心境,可需东来助一臂之力?”</p>

“这倒不需,你且带他们走吧,惹了这两个门派,于你们紫青仙府却是不利。”方道明一声恕不远送,便遁回山门,在他心中已有了决断,此番山门大劫,即不通知太易宗,也不求救仙剑门,我道明宗要凭自身实力渡过劫难,否则永远无法成为道门大派。</p>

澹台剑明等人见到司徒东来,皆是羞愧,不敢开口,后者斥道:“尔等孽障,不守门规,私自闯祸,待回到仙府,各自去领惩罚!”</p>

这五名弟子恭敬应了,没有半点不快,便是他那先前一贯骄横的弟弟司徒英雄也是谦恭内敛,司徒东来不禁暗暗道奇,遂问起他们这十年来的经过。待他听了明白,不禁唏嘘不已:“早在十年前,你们消失不久,我便觉察不妙,要来寻你们,却被老祖阻止,老祖有云,这对你们而言,正是一场不可多得的机缘,尤其是剑明师妹,今日观之,你们这十年劫难,无论是修为,抑或道心,皆是有了极大进展,剑明师妹,尤为突出,经此一难,以后修为必定一跃我这当师兄的之上,老祖诚不欺我。”</p>

众人听了,亦是唏嘘,澹台剑明更是谦虚,而后又问道:“我等还留在这里吗?”</p>

“这道明掌教颇为逆天,虽未参悟元神天仙的境界,但与我斗法竟然不落下风,今日有两大天仙元神的高手来寻他晦气,我们且站远些,看他如何应对,我们亦可从中学习。”</p>

司徒东来正说话间,便见道明山中遁出几道身影,驾云投入道明山百里范围的集镇村落之中,随后又有三道身影驾云到了山前,迎向那道越来越近的血河与污秽百鬼。这三人,剧中一位正是方道明,其两侧乃一位光头和尚与一位绝色女子,正是地藏大师与离鸾尊者。</p>

离鸾尊者瞅瞅远处司徒东来几人,问道:“教尊,他们几个?”</p>

“是友非敌,不必管他们。”方道明对司徒东来颇为赞赏,此人一剑东来,却是有理有节,即便知道方道明困了紫青仙府的弟子,也没蛮横撒泼,而是与他文斗一番,换作其他修士,必定一番死斗,纵然方道明不惧,但山门之地也保不住的,他哪知道,司徒东来暗中受了紫青老祖的指点,才有这般行事,若落到别家头上,恐怕也是一番胡乱斯杀。</p>

山下集镇村落之间,突然放出祥光瑞霭,随即便有数道阵势布下。司徒东来叹道:“原来他是想连山下生灵也是护住,不过这般却要难上许多。”</p>

原来道明宗经过这一百数十年的发展经营,这方圆百里之内已是人烟兴旺,集镇村落依山而建,光人口便不下二十万之数。山上经常有弟子下山行善,行云布雨,驱祸消灾,又从山下挑些资质聪敏的年轻人上山学道,于是这方圆百里便成了道明宗发展的根基,而道明天尊也成了山下所有居民心中的唯一真神,这百余年来,道明寺的香火从不间断,兴旺之极。山下居民得了好处,自是到处宣扬,于是百里之外的居民也尽皆迁入,反倒是百里之外的数百里之地,人烟稀少。</p>

此次魔门二宗上门寻衅,一旦斗将起来,山下居民必定遭殃,方道明自是不愿舍弃这份基业,所以尽遣门中弟子,各持法宝,下山施法结阵,守护居民。应忘尘与韩清慧正是闭关修炼的紧要关头,方道明并没有惊扰他们,只是领着地藏大师与离鸾尊者出战迎敌,留了冥龙尊者隐在暗处,镇压山门。</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