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完美的乐曲(2 / 2)

加入书签

算了!施密特先生终于无奈地摇头,再让这个中国白痴胡闹下去恐怕钢琴会报废的,这架“夏贝尓”三角钢琴价值不菲,他实在是有些肉痛的。正欲开口阻止,却见魏索的双手已在键盘上滑动起来,微一倾听,不由轻“咦”了一声...</p>

施密特先生并不知道魏索这货现在只是力气用完了,刚才那三下狠命的拍击让他直冒虚汗,因此动作就轻缓了下来。这声音听上去...施密特先生拧着眉头细细品味,脸色不住地变幻,简直是不敢相信。</p>

嗯,他弹的似乎是法国钢琴家莫里哀的作品嘛,感觉有一种特殊的浪漫气质,只能用一个最平凡的词儿来赞美,那就是好听,非常之好听。令人就如趟漾流连在一条空谷幽深、芳草盈胫、雀鸟争鸣的林间小道上,神清气爽、舒畅惬意。不过且慢...</p>

莫里哀的作品哪里及得上这曲子的意蕴深远呢,或许...或许就是他一开始的那三下势大力沉的敲击...晨钟暮鼓中,在一条幽深的林间小道上...于是,不一般的意境就跃然而出了...</p>

在厅内有着与施密特先生同样感触的人寥寥无几,亨利就是其中之一。只是他微撇着嘴并不怎么往心里去,以为这不过是意由心生出现的一种幻觉,这个卑劣无知的中国人哪里会有这般本事呢。但听着听着他慢慢地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p>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魏索整个人又精神了。闭着眼睛敲击着键盘叮叮当当的感觉很好听很好玩,只是这胡乱汇集而成的“旋律”渐渐地对他的心绪也是产生了影响。别人听着是恬淡写意,而他则是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孤独感,一种被人背弃、被人抛弃、被人唾弃的悲怆感觉,自己一路行来的各般遭遇似乎都历历呈现在了眼前,不觉轻叹了口气...</p>

“铛!铛!铛!”右手又是三记重重的敲击,心中憋着一口气,十指翻飞,一段充满悲怆情绪的连奏在指间倾泻而出...韵律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势在厅内铮铮回响...</p>

这一下任谁都能领略到这段“乐曲”的精彩与不寻常之处了,每个人尽皆痴傻了、石化了一般紧瞪着坐在钢琴前状若癫狂,疯魔附体一般的魏索看,每个人的嘴里都有着一股苦涩的滋味,是这个世界疯了还是我们疯了,这段乐曲真会是眼前这么个人弹奏出来的吗?</p>

“怎么又像是变成贝多芬的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了”?施密特先生呆滞地拿手摸着额头上的汗珠,“既有着第一乐章的激愤悲怆,又有着第三乐章的坚强稳定,这世界上...居然会有如此完美的钢琴曲...”</p>

“这...这应该是从肖邦的b小调2号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引申开来的”。亨利双眼暴凸,不可思议的惊呼,“虽然音调有异,但这曲风...但这曲风不会变啊!无比的激烈与‘残暴’...绝对不会,绝对不会有错的...”</p>

两人不由自主的对望了一眼,虽然判断有异,但从对方的眼神中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一股无比沉重的敬畏感...</p>

亨利一时间只觉得意识的天空龟裂了,崩塌了,这个庸俗的中国人怎么可能会弹奏出如此优秀的曲子?这曲子是谁谱写的?是哪个大音乐家有如此了不起的手笔?而这个叫魏索的中国人又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弹奏水平,将这支曲子的主题、意境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一切自己根本无法索解的问题萦绕、压积在心头,亨利现在只感受到了煎熬、失落、痛苦、无助、绝望的诸般滋味...</p>

……</p>

谢谢兄弟们的支持,热泪盈眶!</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