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雷霆行动(1 / 2)

加入书签

 经过将近1个小时的激烈讨论,乔治和几个飞行中队长终于商定出了具体的轰炸方案。和次轰炸肖特兰岛一样,乔治这次还是先把计划通报给了范德格里夫特少将,自然得到了将军的批准同意。</p>

第二天清晨天刚放亮的时候,亨德森机场就已经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加油车、弹药车、牵引车,顺着跑道开来开去,机械师和地勤人员穿着油污的工作服,短袖汗衫,有的甚至直接就光着膀子,检查、维修、换件、加油、装弹忙得不亦乐乎。</p>

仙人掌航空队这次几乎可以说得是倾巢出动,乔治派出了30架“闪电”式轰炸机、20架“无畏”式轰炸机、15架“复仇者”式鱼雷机、15架B-17“空中堡垒”式轰炸机,共计0架飞机,超过了现在仙人掌航空队飞机数量的一半。这是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轰炸,为此乔治还特意起了一个响亮的行动代号——雷霆行动,寓意这次行动将给予小日本雷霆一击。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乔治发表了战前动员讲话,他指着肖特兰岛的方向,对集中在亨德森机场跑道面的200多名参战美军飞行员大声说道:“将士们,我相信你们大家都忘不了珍珠港被偷袭的惨剧,即使你们之中有些人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我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感同身受。任何敢于冒犯我们的敌人,都必须受到惩罚,无论他们有多远!而在今天,你们这些英勇的将士们,就将踏征程,向日本佬带去来自帝的怒火。你们的功勋必将载入史册,成为明日的荣耀和美利坚合众国的骄傲!”</p>

“消灭日本佬!”200多名美军飞行员齐声喊道,一时压过了亨德森机场面的所有声音,很久都有一股金戈铁马的腾腾杀气在空气中弥漫着。</p>

“天空就是你们的荣誉殿堂,去那里领取你们的勋章!英勇的将士们!”乔治大声喊道,说完他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参战飞行员也是齐刷刷的一阵甩手回礼声。</p>

“出发!”乔治大手一挥,自己第一个爬进了“闪电”式战斗机的驾驶舱里面。和次轰炸肖特兰岛不一样,考虑到今天有可能发生空战,“闪电”式战斗机并没有挂载炸弹,而是带了副油箱。“无畏”式轰炸机则是挂载1枚1600磅的重磅炸弹,“复仇者”式鱼雷机挂载1条1700磅鱼雷,B-17轰炸机挂载6枚750磅炸弹。当然B-17轰炸机的载弹量远不止于此,不过因为是执行远程轰炸任务,所以并没有达到最大载弹量。</p>

每架B-17面有10名机组人员,当然他们并不全都是飞行员,其中有5名机枪手,其他就是通讯员、投弹手、观察员、机长、驾驶员,不过有时候机长也兼任着驾驶员一职。在B-17轰炸机面拥有美军的一件秘密武器——诺顿轰炸瞄准具。</p>

诺顿轰炸瞄准具是一种陀螺稳定的瞄准具,由荷兰裔工程师卡尔?诺顿发明,这种瞄准具能够快速计算出飞机的前进速度和偏航率并且给投弹作出修正。在二战时期的新闻报道之中,诺顿轰炸瞄准具经常被描述成具有很高的精度以至于可以“把炸弹投入一个菜桶中”,所以精确轰炸也被称之为“菜桶轰炸”。诺顿轰炸瞄准具被美**方视为最高机密,在每次执行任务之前,专门人员才会把诺顿轰炸瞄准具装轰炸机,并且必须要用帆布包覆,执行完轰炸任务之后又立刻拆下,交给专业人员保存和维护,这些拆装过程必须要在武装卫兵的监督之下进行,轰炸机的机组人员必须宣誓以生命来守护诺顿瞄准具的机密。如果轰炸机在敌占区迫降,投弹手必须用手枪朝诺顿轰炸瞄准具的关键部件射击,将其破坏。因为这种方式的破坏效果不够理想,美军还为装备诺顿轰炸瞄准具的飞机配备了铝热剂枪,这种特殊的枪可以利用铝热剂释放的强大热量把诺顿轰炸瞄准具烧成一团废金属。</p>

乔治把出发时间定在了10点钟,这样一来,当他们到达肖特兰岛空的时候,小日本正在吃午饭。</p>

保持着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在经过1个半小时的长途飞行之后,肖特兰岛港口马就要到了。在不远处,一座岛屿巍峨的身影已经逐渐浮现在了美军飞行员的眼前。</p>

“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今天,开始攻击!”看到密密麻麻地排列在肖特兰岛港口里面的小日本军舰,乔治在无线电里面发出了一声大吼。</p>

随着乔治的一声令下,美军飞机立刻呼啸而下。“无畏”式轰炸机和“复仇者”式鱼雷机负责攻击港口里面的日军舰只,B-17轰炸机负责攻击岸的日军军营、油料库、弹药库等军事设施,15架“闪电”式战斗机负责攻击日军的高射炮阵地,最后剩下15架“闪电”式战斗机负责在空中进行巡逻警戒,防止附近机场的日军“零”式战斗机前来反击。考虑到这次轰炸持续时间肯定会比次要更长一些,所以乔治亲自带领着美洲鹰中队,也就是第4战斗机中队,在空中执行警戒任务,准备拦截任何敢于前来反击的小日本飞机。</p>

这时候正是午饭时间,当日军士兵吃着可口饭团的时候,天空中却突然传来了一大片轰隆隆的声音,“米国佬的飞机,高射炮准备!”第舰队因为有了次被空袭的教训,所以三川军一已经加强了戒备,刚一发现美军飞机,就立刻组织起高射炮火,同时向布干维尔岛的日军航空兵基地发报求救。</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