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莫斯科外长会议(1 / 2)

加入书签

 第二个附件是国务卿伯恩斯交给陆军部的一份关于中国的备忘录,备忘录之中说道:“总统和国务卿都迫切期望,能够通过和平与民主的方式尽可能快地实现中国的统一。顶点 23S.更新最快在12月7日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一次公众意见听取会上面,国务卿说道:‘在战争期间,美国在华的直接目标促成几个党派在军事上的统一,以便能够运用他们的联合力量来打败我们的共同敌人——日本。而我们的长远目标,在当时如此,现在也是仍然如此,这一目标至少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那就是发展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民主的中国。为了能够实现这个长远目标,中国的中央政府以及各种政见不同的政治团体都必须以协商的方式来逐步解决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p>

我们认为,正如我们长期以来所认同和一贯表明的,国民政府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提供了最令人满意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认为,国民政府还必须扩大,以便包揽那些现在还没有加入政府之中的政治团体。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机智、果断、忍耐、自制等优良品质,光凭中国的政治领袖们自己还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影响将成为一个重要因素,成功与否将有赖于我们在变动的情况之下,运用我们的影响,促成中央政府、以及其他民主党派。彼此作出让步。’</p>

总统邀请寇蒂斯将军作为他的特使前往中国。目的在于希望他能够以一种适当和切实可行的方式,运用美国的影响来实现上述目标。寇蒂斯将军将努力要求中国政府召开一个包括主要政治党派代表在内的国民大会,以谋求中国的统一,与此同时停止国共敌对行动,特别是在华北地区。</p>

为了答复魏德迈将军的最近来信,国务院要求陆军部对他作出下列指示:1、他可以帮助国民政府运送军队到满洲港口,其中包括对这些军队后方勤务方面的帮助;2、他也可以加紧部署,尽快从中国战区遣送日军战俘回国;3、寇蒂斯将军将在重庆和中国政治领袖会谈,以筹备一个包括主要政治党派代表在内的国民大会,并且停止国共敌对行动。在会谈取得成果之前。除了利用华北港口运输部队和物资前往满洲地区之外,必须停止运送中队前往华北;4、运送中队前往华北的部署应当立即准备妥当,但是可以不必通知国民政府。当寇蒂斯将军决定在下列情况之下,即:(1)进行运送中队前往华北之工作。不至于妨碍和谈;(2)国共两党之间的协商业已失败,或者显示已无成功之希望以及为履行日本投降条件和保证美国维持国际和平与长期利益的情况之下,使运送部队存在必要之时,则上述安排部署可立即付诸实施。”</p>

第三个附件是杜鲁门向新闻媒体发表的对华政策谈话的内容副本,基本上和第一个附件《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声明》的内容相似。</p>

而就在乔治坐着飞机向着中国飞去的时候,杜鲁门在白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再次发表对华声明,主张由中国各个政治党派代表集中召开全国会议,商讨和平团结解决中国目前紧张局势的有效办法。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面,杜鲁门还宣布了他已经派出前驻日盟军副总司令乔治?寇蒂斯海军中将前往中国调解国共纠纷。对于杜鲁门的声明。苏联方面迅速作出了反应,提议召开苏联、美国、英国三国外长会议,研究讨论战后欧洲和远东的相关问题,中国问题理所当然的也成为了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p>

12月16日莫斯科外长会议召开,出席这次外长会议的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美国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英国外交及邦联事务大臣欧内斯特?贝文。这次会议围绕中国内战和战后世界局势,苏、美、英三国外长进行了长达一周的讨论和交涉。</p>

美国国务卿伯恩斯极力想要探明苏联政府对美国战后对华政策以及乔治使华的反应,他想直接跟苏联和英国,特别是苏联就中国问题达成协议,争取苏联方面支持乔治的使华行动。为了试探苏联的态度,伯恩斯在会议的第一天就散发了杜鲁门对华政策声明。并且就乔治赴华的基本使命和政策跟苏联方面打了招呼。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则对伯恩斯表示他有兴趣在会议上面跟他讨论美国对华政策问题,并且表示他希望能够有机会对伯恩斯所散发的文件进行深入研究。</p>

在19日的会议上面,伯恩斯向莫洛托夫询问了苏联政府对蒋介石的态度,他强调苏联方面应该继续支持蒋介石。对此,莫洛托夫回答道:“斯大林总书记已经说过。蒋介石是目前中国的惟一的领袖,现在还不能期望其他什么人能够实现中国的统一。支持蒋介石是苏联的一贯政策。我们将遵循这一政策。”</p>

伯恩斯乘机就乔治使华问题试探莫洛托夫:“寇蒂斯将军会尽力说服蒋介石和方面达成一项专门的协定,使之成为避免大规模内战和实现中国统一的最佳途径。”</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