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虞国官兵 中州雄城(2 / 2)

加入书签

林若曦有此想法,对易天行的态度顿时变得乖巧了许多,甜甜一笑:“怪不得易大哥你武功那么厉害,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p>

易天行道:“怎么也不及林姑娘的轻功了得。”</p>

林若曦顾忌易天行的“凶名”,心虚的瞥了瞥易天行,谦虚道:“雕虫技,难登大雅之堂。易大哥剑法通神,才是真正的本领。”</p>

易天行见林若曦目光闪烁的避开自己眼光,转念一想,便不由得心头暗笑起来,汪芒镇的事情他本就是为了扬名立威,现在看来效果不错。</p>

易天行也不破,便转换话题,与林若曦聊起轻功心法,易天行虽然轻功造诣不如她,胸中所学却远非离合门这种介乎一、二流之间的门派可比,寥寥几句话就把林若曦吸引得忘乎所以、沉溺其中。</p>

林若曦年纪就能够把轻功练到令易天行惊愕的地步,原因自然要首推她那万中无一的出众禀赋,再则也与她本人的勤奋用功分不开。她虽然被宠得率ìng妄为,却也知道感恩图报,身负离合门师长的期待,她在修行上花费的时间远较同门为多,对于武功jīng进的渴望也十分强烈,易天行既然在她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她便抛开一切杂念,像海绵吸水一样饥渴的吸收着这些jīng妙高绝的诀窍心法。</p>

易天行开始只是为了找话题打发时间,后来发现林若曦学习的态度专注认真,而且思维敏捷、举一反三,如饥似渴的吸取着自己口中所述,心中不由一阵触动,动了正经传授的念头。</p>

易天行的学识庞杂jīng深,除了得益于家学渊源和父母双方结交的长辈教诲,多仗在琅环仙府就学时期,诸多良师不吝所学、悉心教导,所以自幼养成了乐于与人分享知识的ìng格,除掉一些师长严禁外传的武功,他教人武功全凭好恶,一都没有顾虑。</p>

易、林二人边走边谈,有事牵心,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便抵达了中州南城门。</p>

一条宽达百米的巨大护城河出现在易天行等人面前,一座朱漆雕花的钢铁吊桥架在河面之上,吊桥两侧每隔三米就各有一根粗如儿臂的钢索紧扣桥身,另一端延伸至城墙之中,桥下一道银龙飞泻,洪流汹涌,水声雷动,惊涛拍岸,飞溅起万千银珠飞雪,湍急之势令人望之心惊。</p>

易天行驾马踏上铁桥,只觉一股凉风袭面,带来微润的湿意,不禁停马驻步,深深吸了一口气。</p>

易天行这一骤然止步,与他并肩而行的林若曦不知不觉就超越过他,猛然转头yù要询问,这才发现自己太过专注学习,竟然没有注意易天行的举动,窘得满脸通红,转身跑到易天行身边:“易大哥,你为什么不走了?”</p>

易天行长长吐出一口郁气,心情舒畅许多,开怀笑道:“没什么,夏rì炎炎,心中烦躁,忽然清风拂面,暑意大消,只顾着自己称心快意,不觉失态了。起来,中州的护城河还真是宏伟壮阔,仅凭波涛鼓荡就能够激起如此强烈的水汽,如果有人强行涉水渡江,倾覆可待。”</p>

萧衡君温婉一笑:“昔rì中州建城之rì,元霸手下三王之一的龙王开凿巨渠,绕城一周,上连汾水,下通吴泽,给水补给依仗神州第一大河长河的分支,丰沛可靠,临冬不竭,排水之处乃是八百里水泊,既保证了护城河水量充足、永不干涸,又可以防止敌人借势水攻,号为不渡金汤。”</p>

易天行头道:“前辈英雄的气魄,当真令人感叹!”</p>

林若曦道:“还不止哩,中州护城河共有八座吊桥,连接八处城门,每一座吊桥从桥身到吊链,通体都是使用熔火魔金铸就,城门后的机关绞盘zhōng yāng布置有九霄神火大阵,一经启动,便可以发出焚天融地的熊熊烈焰……”着声音停滞下来,朝着易天行嫣然一笑。</p>

熔火魔金是一种很出名的稀有金属,易天行一听就明白了关键所在,接口道:“熔火魔金耐高温、导热快,一旦接触到九霄神火,只需要一瞬间,百米长桥就会变成一根烧红的铁棍,任谁也不能顺着吊桥攀爬、前进,就算被敌人突袭打个措手不及,来不及拉起吊桥就被敌人冲上桥面,也可以牢牢把握住吊桥的控制权,杜绝敌军通过吊桥穿越护城河的可能。”</p>

林若曦指着前方道:“中州之坚固难攻,还在于城门、城墙坚实稳固,无论炮火、巨力、道法,均难以对其造成破坏ìng损伤。中州每一座城门都是用三寸厚的寒铁作为内外表层,中间夹着一尺厚的辟魔秘银,寒铁坚硬辟火,可以抵御檑木冲车、火箭飞雷,辟魔秘银可以降低法术的破坏力,避免城门毁于道法。就连中州的城墙也与其他城池都不同,每一块城砖都是采用封山老君湖的湖底泥,压制成胚后先交由天师道的真人纹以破法符箓,然后辅以秘药三蒸三晒,最终凝练成坚逾jīng钢、韧而不脆、而且带有吸收法力功能的砖块,抵御攻击的能力比起城门只强不弱。而且,一般城市只有一面城墙,军事重镇或者州郡首府最多分为内、外两城,而中州抛开皇城不算,光是外城就有三重,城墙一重高过一重,守城军械一层厉害过一层,就算突破一层防线,还要面临两层更加坚固的防线,直非人力可以攻克。”</p>

话间,易、萧、林三人已经走过吊桥,来到城门之下,十二丈高的城墙就像峻岭一般横亘在前,给人造成一种莫名的压力。</p>

中州南面城门除了zhōng yāng正门,左右还各有两个侧门,这四个侧门宽达五米,相当宽阔,就连神州许多大城市的正门都达不到这样的规格,但是与宽达二十米的zhōng yāng正门一比,便显得相形见拙。可是奇怪的是,四个侧门人山人海,排满了进出中州的人士,而正门却空旷无比,虽然一直有人进出,但是相对于侧门的拥挤,完全不用任何等候就可以通过。</p>

易天行开始以为是因为贵族特权或者正门收费昂贵所致,但是随即便推翻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正门出入的不乏赤脚乡农,侧门挤得汗流浃背的多有锦衣罗缎之辈,甚至还有官轿排列其中:“林姑娘,这出入中州可有什么奇特的规矩?”</p>

林若曦抿嘴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别指望了,我们走不得正门的,中州正门只允许持有中州身份文书的人通过,外地人士,只有皇族藩王可以享受同等待遇,其他人别富商豪贾,就算是当朝豪门子弟、镇边大将,进出中州都只能走侧门,最多把老百姓驱逐了让他们先过而已。”</p>

萧衡君不无讥讽的补充道:“生在天子脚下,自然要比外地人尊贵三分。”</p>

易天行却大感好笑:“有意思,哈哈!”</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