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蒙古声明回归,各方震动(2 / 2)

加入书签

可以说,这段时间看到各方势力慢慢的涌入中国,眼看着中国在慢慢强大,远超出了当初rì本人的预料,他们根本没想到,叶苏会使出什么全球xìng的招商引资,很多经验在人类史上都没有出现过,中国现在的这种发展模式,也从未在其他国家出现过,所以,rì本有不少高层都开始有些后悔了,后悔和别动军谈判,后悔从中国退出。可如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现在反悔,只有重新再打一次了,这更不是rì本人希望看到的。所以,rì本就只有通过其他方式来挑唆中国和其他大国的矛盾,好让其他国家打压中国的发展,如果是把中国逼到了轴心国阵营中,那一切都好办了。现在,便是一个机会。</p>

“假借泰国人的身份,在乌拉尔再追加一千万rì元投资,趁机在那里建立特高课分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别动军提供帮助,制造一些事端出来……”当今世界,当属rì本人在中国最难混,所以,rì本的一些势力想进驻中国,经常要借助外国人的身份,比如和他们一个阵营的泰国。</p>

rì本人有了动作,一向对这个事情最热心的德国人,怎么可能无动于衷,无孔不入的盖世太保早已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不小的情报机构,情报网迅速的展开,开始搜寻苏军各种讯息,然后主动提供给别动军,同时,驻沈阳的德国盖世太保二把手海德里希还带来了希特勒的问候和郑重承诺,“我们可以无偿帮助中国人民铺设开采安达(今大庆)的石油管道,并且提供十套采油和生产原油的设备……可以提供三千万马克的无息贷款……”</p>

德国人现在是很大气的,开出的条件非常丰厚,期间没有一句嚷嚷着要别动军出兵攻打苏联,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p>

有德国人和rì本人带头,轴心国一边,几乎是一边倒的选择支持别动军。而同盟国那边,英国一直和别动军的关系不咋的,而且苏联又是他们的盟友,自然不用想的选择帮助苏联,但是,一开始在进驻中国的时候,英国人便选择了和国府为伍,而别动军也在自己控制的区域对英国的势力在进行着不着痕迹的打压,让他们在东北的各方面势力,都要弱其他大国一头。可是,别动军要和苏联有冲突,必然是从东北开始的,从这一点,英国人就落了不少下乘,所以他们对苏联人提供的帮助就很有限。</p>

</p>

叶苏对英国人不爽,但却没对美国怎么样,几乎是像对德国差不多,光从人情来讲,如今的别动军,自然是欠美国和德国的最多,所以,这两国在别动军控制的区域,享受的优待也是最多。而且,这两个大国,一个是轴心国的,一个是同盟国的,刚好一碗水端得差不多,谁也不好多说什么。罗斯福总统一向是比较在意同中国的关系的,所以,他最不想看到别动军和苏联起冲突,可是,两方有着巨大的利益冲突,想要避免,当真是很难很难。美国不同与德国,德国本和苏联是死敌,自然可以毫无顾忌的帮忙,还能让叶苏欠个大人情,可是,苏联却是美国的盟友,他不可能帮助别动军来针对苏联,那是拆自己的台。但是,美国又不想放弃同别动军的关系,所以也不想帮助苏联对付别动军,他们处在中间最难办,唯一能够做的,便是从中调和了。</p>

现在的形势是,虽然没有其他势力直接出兵帮助苏联和别动军两方,但全世界的各大势力,都有参与进来。可纵观形势,叶苏还没正式行动,只是乔巴山的声明公布出去,就让一大片国家伸手帮忙了,再观苏联这边,他们是天高皇帝远,他们与盟国阵营的联系,以前是从中国,现在直接从这里断了,如今可谓是处在德rì的夹击之下,再和别动军搞毛了,那四面就有三面是敌人,北面就是大海了。而眼下,乔巴山的声明公布之后,盟军只有英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但能量不大,还有已经亡国的zì yóu法国,还有一些其他打酱油的国家,顶多只是在jīng神上支持一下,因为他们可不敢随便同别动军结仇,这对他们可没什么好处,最强的美国在当和事佬,看情形是不可能站到苏联这边。可以说,矛盾还没有全面爆发,苏联在气势上,就要弱别动军这边一筹。</p>

叶卡捷琳堡,斯大林坐在办公室中抽着闷烟,桌台上放着最新的消息,猛吸了几口大烟斗,突然一把抓住还在灼烧的烟斗口,猛的掷了出去,把用了几年的大烟斗一下子摔成了两截。</p>

“都是一帮人类的败类,野心家,自私鬼,都帮助叶苏小儿对付我,他们迟早要付出代价的。”右手食指被烟头烧破了皮,钻心的疼痛,但斯大林好像根本感觉不到似的,因为他的愤怒早已将其掩盖了。</p>

站起身,斯大林在思索着如何应对接下来即将演变的局势,良久之后,才心狠的道:“先把蒙军控制起来,不能让他们捣乱,扶植另一股亲苏势力起来,把乔巴山党羽剪掉……这些事情,务必在别动军干涉之前办好……同时,向别动军声明,蒙古是一个dú lì的主权国家,并且是我苏维埃联盟的盟友,我们不希望中**队有侵略蒙古的行动……当然,如果双方有什么误会,我们可以坐下来进行商谈……”</p>

在此时,斯大林的态度难得的软化了一些,甚至暗中提出了谈判的意思。莫托洛夫得到斯大林的暗许,立即开始着手实施。</p>

沈阳,乔巴山已经急得不行,他听说苏军已经开始向他留在蒙古的势力下手了,于是,厚着脸皮向叶苏请求了几次,希望别动军快些出兵干涉。不过,叶苏以时机不到为由,表示要暂缓行动。(。。)</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