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计算天才(1 / 2)

加入书签

 如果出现三张A的机率为13%,就给自己加13分乘上一个三条牌形系数0.7,乘一个牌的大小系数,实加13×0.7×1.3=11.8分,以此类推,得出自己手里的牌的最终得分。譬如68分或者87分等等。而其他对手的情况当然也是按照这个方法计算出得分。等到下一轮发完牌,再根据新的概率进行新的分数统计。</p>

最后一步就简单了,随时注意自己在所有玩家中的位置,看到不利情况出现就放弃,绝不靠运气去赌。</p>

</p>

仅对其中某个玩家的计算就是相当大的计算量了,更不用说要计算所有玩家的情况。当然如果把这些做成电脑程式,让电脑来判断会快得多。但赌博可不是电脑考试,更不是数学测验,不会让你带上电脑或者铅笔、草稿纸的。其实就算给了你铅笔和草稿纸,一般人的计算能力大概五个小时也不一定能算出每一轮的分数对比。但是冷箫遇第一次就仅花了十分钟就完成了。等训练一小时后,他就可以将计算一轮牌的时间缩短到五分钟了。</p>

对于这样的结果,马歇尔很满意。毕竟他们才刚刚开始,时间还很充裕。加紧练习之后相信冷箫遇这个数字天才应该完全能够胜任的。</p>

星期三、星期四,马歇尔还是象第一天一样,让冷箫遇不断地练习计算,以期提高速度。尽管从十分钟缩短到五分钟,冷箫遇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只训练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但是要想突破五分钟似乎是一个瓶颈。冷箫遇在这两天里在马歇尔这里花了至少每天八小时,而回到家后他还要自己练上四小时,即使是这样,冷箫遇的计算速度仍然只缩短到三分钟。</p>

星期五,马歇尔没有准备什么新的内容,但是他开始给冷箫遇增加难度,譬如将牌数从一副增加到四副,把梭哈的玩家数量从四个增加到八个。对于电脑来说,这只不过是变动了几个参数,由此增加的计算时间基本感觉不到。电脑的特点就是对重复的动作很在行。</p>

而冷箫遇有点吃不消了,计算速度明显降低到最初十分钟的水平。但是马歇尔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不过,马歇尔也明白真正辛苦的时间到了,他亲自陪着冷箫遇计算了八个小时。马歇尔负责输入电脑,输出正确答案,冷箫遇把答案写下来,与电脑对比。八个小时后,冷箫遇已经完全适应今天这样的加码计算了。甚至他的计算时间已经开始低于两分钟了。</p>

冷箫遇这个原本对生活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的小伙子,自从有了想知道父亲死亡的真相这一动力后,就脱胎换骨了。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他咬牙坚持着。每天从马歇尔那里回来,吃完晚饭,他就把自己关在家里训练。与在马歇尔那里的训练不同的是,他回家后的训练不仅仅使用电脑,而是自己发牌,自己计算,这样就可以增加自己的现场感,以便使自己在真的赌桌上没有生疏感。</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