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裤子都脱了,你就这?(跪求票票)(2 / 2)

加入书签

但是,总成本也不过500万。</p>

500万的成本,首日票房7180万,疯狂的石头上映第一天,就盈利了。</p>

而灵童的投资将近3个亿,一枚宝石的投资是1个亿。</p>

500万和一个亿、三个亿相比……</p>

票房第四:牧野晚秋,542万。</p>

票房第五:我的父亲,463万。</p>

……</p>

之后的票房骤然回落,算是步入正规了。</p>

九部电影中的最后一名,叫做三枪拍岸,票房竟然只有98万。</p>

估计元旦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是没他的拍片了,等到假期结束再说吧。</p>

首日票房结束后,各大电影院的排片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

按照电影院私下的潜规则,凡是重大节日上映的电影,除了第一天的排片率是早就定下的,剩下的排片率就是根据票房来走了。</p>

所谓的重大节日,其实就是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几个假期。</p>

所以在1月2日,所有院线的拍片场次和前一天比,发生了重大变化。</p>

灵童,拍片占比35%,超越一枚宝石,成为所有电影中,场次安排最多的电影。</p>

一枚宝石和疯狂的石头,拍片占比各为30%,剩下的六部电影,瓜分剩下的5%。</p>

其实,所谓的5%排片率,大一点的影院,估计全天能安排两场,小一点的影院,只能每部电影安排一场。</p>

甚至,票房靠后的三部电影,干脆就没有场次的也不在少数。</p>

而灵童、一枚宝石和疯狂的石头,是最大的赢家。</p>

他们完全把属于另外六部电影的份额给吃掉了。</p>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p>

电影院,绝大多是都是私有资本开设和主导的,是完全市场化的产物。</p>

在这个平台上,谁能为电影院卖更多的票,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排片场次。</p>

这是市场规律,你总不能让电影院卖谁都不看的电影吧。</p>

而网络上的各大自媒体平台,关于几部电影的评论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声势。</p>

很多影评人,都发布了自己的看法。</p>

李白也没闲着。</p>

1月2日中午13点。</p>

基本上就是第一场电影刚刚结束,李白的微博又更新了。</p>

“卧槽,李白是不是脑子秀逗了,竟然再一次发了疯狂的石头的影评?”</p>

李白的铁粉,时刻关注李白微博动态的一位网友,看到李白发布的影评时,立马甩出了一条评论。</p>

“疯狂的石头影评:昨天没找到特别扎实的毛病,不是我李白的风格……今日二刷……我顶你个肺啊……缺点:川省方言不具备全国通用性,差评!”</p>

操……</p>

本以为你有什么经典的评论呢。</p>

结果二刷之后依然是这个?</p>

这跟裤子都脱了,你说你大姨妈来了,有什么区别?</p>

“李白,你被疯狂的石头收买了吧!多少钱,老子也买你一宿!”</p>

“李白:小牙签……多少钱都没用……滚!”</p>

我擦?</p>

说谁是牙签呢?</p>

发帖的网友准备了一大堆话,甚至还有照片为证,点击发送!</p>

“对不起,您已被系统管理员永久禁言!”</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