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甩开臂膀单干的袁绍、王允(1 / 2)

加入书签

 皇帝年幼,太后垂帘,但太后必须要通过内廷宦官来传递懿旨,而何进、袁隗要将宦官全部弄死了事,甚至不惜私自调动外军“清君侧”威逼,可即便在这种情形下,何氏还是没有答应处死张让、赵忠等人,而是将他们赶出了皇宫。

罢去了十常侍所有职司,看起来杀不杀他们也没了太大的意义,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何氏就是不点头杀人,也表明了保护内廷宦官的一个态度,今日赶走数百个宦官也因外廷文武的逼迫,是一群“清君侧”的兵马逼迫,等过了这个艰难时节,来日再整出个“十常侍”也不是不可以。

对于何太后而言,没了宦官帮助,她的垂帘也只是个泥雕木塑,太后的权利只是个摆设而已,不仅她这个太后成了摆设,儿子刘辩也是一个摆设,从大将军窦宪开始,数代权倾朝野的大将军都是死在内廷宦官们的手里,内廷宦官的存在保护了皇权存续,一旦没了宦官,日后的皇帝也休想借助宦官的手再次杀死权倾朝野的大将军。

仅权利本身,何氏就不会答应何进、袁隗杀死所有宦官事情,除此之外还涉及困扰了朝廷一两百年的糟糕财政。

何苗担忧的没有错,董卓上位后,在刀兵强压下,权利之大难以想象,可那又如何?不还是灭了雒阳一千多家富户?不还是四处挖人家坟茔搜刮钱财?不还是铸造了无数小钱?

董卓刀兵强按之下,不大肆增加赋税就不错了,哪个家族敢给他“逃税”借口?可即便如此,董卓也没有能力稳住糟糕的财政危机,更别提屠夫子何进了,他何进即便成了真正大将军,一年半载后,雒阳必乱!

当然了,董虎即便听了何苗话语,也不认为是多么高明的计策,此时的天下已经不是数年前的天下,刘焉提出“州牧”大吏后,手握一州兵马大权的州牧,又哪里会允许宦官贩卖一地州牧所掌控的官职。

对于董虎来说,改变糟糕的财政无非是“开源节流”四字,话虽如此简单,可做起来却千难万难,若背后没有一个极为强势且坚定不移的帝王支持,想要改变糟糕的帝国财政几乎是痴人说梦,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孙权……都没能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在争霸的过程中,看似经济有所恢复,实际上还是因为死了太多的人,有了更多田地可以让穷人耕种,而不是彻底改变“分封”制度,也没有改变世家豪门手握大量土地、人丁的现状。

这些诸侯们都改变不了现状,何进、何苗又何德何能?

董虎不会认同何苗的话语,用卖官来解决钱财的不足,不仅不能扭转乾坤,反而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但他在千里之外,也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就算知道也不会搭理,他们爱咋整咋整。

何太后虽然没有立即将十常侍抓起来或砍脑袋,只是将他们的职司剥夺了个干净,只是将数百宦官赶出皇宫,但对于外廷文武们来说,这却是一场重大胜利,只需要再加一把火,定能一举弄死了所有宦官。

第二日,何进果然在崇德殿上荐举一群人,诸如袁绍任司隶校尉、王允任河南尹、袁术再任虎贲中郎将、平津都尉桓典任钩盾令、在渡口放火的丁原任执金吾、朱儁任城门校尉、侍中杨奇任卫尉……

袁绍、王允一个是司隶校尉一个是河南尹,两人算是总理宦官贪污不法的事情,尽可能地把所有宦官全都一网打尽,是干掉宦官们总掌大局的领导。

有了大领导,还要尽可能避免宦官们冒险反抗不是?袁术、桓典、丁原、朱儁、杨奇就是避免宦官们狗急咬人的小弟。

原本由持兵武宦把守的内宫城门,全部被虎贲中郎将袁术选调两百兵卒更换,由袁术执掌内宫各门;原本由宦官出任钩盾令的,则由平津都尉桓典担任;袁术、桓典两人控制住宫内一切安全事情。

丁原刚刚在渡口纵火威逼雒阳,暂时是不可能进入雒阳的,但他之前就有调张杨入雒阳,执金吾掌武库、巡禁,张杨领千卒入城巡逻各处街道。

袁术、桓典控制住皇宫内,张杨确保城内各街坊安全,卫尉杨奇、城门校尉朱儁牢牢控制雒阳十二城门,整个雒阳城从内之外全都被袁术、桓典、张杨、杨奇、朱儁控制了个死死,即便原本应该是宦官掌控的内宫职司也被外廷牢牢控制,如此情形下,张让、赵忠等人即便想反抗都没了一丁点机会,别说是大将军何进了,即便是董卓在得知了崇德殿上的任命后,也仰天长叹……

万无一失啊!

外廷文武极为满意、兴奋,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可就当袁绍、王允准备用正常“律法”手段一举弄死了所有宦官时,谁也没意想到屠夫何进再一次犹豫退缩了……

“砰!”

“屠夫子……”

“不足与之谋——”

袁绍出离的愤怒,控制住了皇宫大内,控制住了武库、城内各街道,控制了十二城门,不就是为了杀死所有宦官吗?到了最关键、最后一步……

“何进不足信!”

王允一脸阴沉。

“本初,到了这个时候,若不一举荡平祸国殃民的阉党,天下士人又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你我?”

袁绍心下窝着股怒火无处发泄,一脚踢翻小几。

“绍又怎不知阉党祸国殃民?可……可那屠夫子再次反复不愿,奈何?”

“奈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