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诸葛亮的北伐只是一场虚幻的梦(2 / 2)

加入书签

关键是,诸葛亮能给凉州人什么?诸葛亮难道就不会在凉州屯田吗?凉州被韩遂、马腾祸祸了二十年,人丁大量死去,蜀汉与曹魏在蜀道内可以是数万兵力的厮杀,可一旦战争扩大化,分别在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渭水道、陇山道,甚至在整个凉州厮杀,战争一旦四面开花,曹魏可以从中原抽调二十万、三十万兵力,蜀汉能抽调多少兵力?

如此庞大的战争,需要多少钱粮消耗?凉州一旦进行这样的战争,屯田的分成也就没了任何意义,所有收获都要全部充入军中,全部用于战争,就凉州人的性子,不造诸葛亮的反才怪了呢!

大汉朝强势,强势打杀凉州羌的法子用过,招抚安抚的法子也用过,大汉朝几百年来能人志士无数,偏偏没能解决羌人造反的问题,诸葛亮又有什么本事,屁个利益不给凉州人,仅凭“汉室”大旗就可以让凉州人老老实实当替死鬼打手?

这不是扯淡吗?

董虎认为,诸葛亮北伐成功的唯一法子就是率先拿下关中,关中百姓与中原百姓的性子差不多,而且还是汉朝影响了四百年的司隶校尉部,一旦拿下了关中平原,诸葛亮用汉室大义收拢民心还是容易的,远比性子超现实的凉州人强了太多。

关键是,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并不好走!

董虎认为,若诸葛亮不能从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杀入关中,不能在关中正面击败曹魏兵马,北伐就只是一场空,至于借助凉州力量……不过是他一厢情愿而已。

而现在,朝廷连一丝可能性都无。

董虎在凉州采用的是府兵+屯田养兵政策,五百亩田养一个兵,为了进一步减轻百姓负担,兵卒自身也有军屯田、自养田,对百姓自身的负担很轻,再加上“借一还一”借贷政策,大力开办学堂教育,造反的羌人脑门上还留有“董”字印记……

种种措施下,朝廷想高举“中兴汉室”大旗收拢凉州民心,那是扯淡。

凉州不能借力,内阁六部又搬到了长安,又是同样的低赋养民政策,川蜀想进入关中平原也没了可能……

荀彧开口“汉中郡”后,董虎就知道汉朝的历史结束了,若说之前他还给了朝廷一丝希望,而现在,刘协亲手把最后一丝希望掐灭了,至于荀彧话语里的隐意,以益州夺取整个江南,继而夺取天下……这也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从成都沿着江水进入荆州,一来一回就需要一两个月,在从荆州坐船至吴郡,一来一回又一两个月,如此漫长的传达政令时间,朝廷如何在人心混乱的时代,保证干掉了袁术、刘表、曹操、孙策、刘备后,派出的将领不会再次成为一方割据诸侯?

无法保证,从古至今几千年里,成都从来没有成为帝都过,顶多也就是川蜀一地的治所而已。

在这个时代,益州、荆州、扬州、交州都没有真正开发出来,山林蛮很多,治理也尤为困难,再加上天下大乱,诸侯林立,朝廷跑到川蜀就意味着跑到了帝国政治边缘,政治影响力再也影响不到居心叵测的各路诸侯,比朝廷跑到凉州、并州还要严重,虽可独立一地,却丢了整个天下。

朝廷若设在襄阳,政治影响力还能辐射到豫州、徐州、扬州、交州、益州,若能整合了人心,或许还有中兴汉室的一丝希望,可现在,一丁点希望都没了。

董虎没想到朝廷会进入益州,他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等到荀彧开口后,想要阻止也已经晚了,刘协和朝廷也一定先行进入了益州。

荀彧开口刘辩做汉中太守、汉中王什么的,他也能想明白原因,毕竟徐晃在汉中郡经营了四五年,拉拢的巴郡板楯蛮也有不少,给益州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这也只是外在的威胁,益州内部同样也有诸多挑战,仅一个收拢人心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朝廷经历了这么多灾难后,想要一片完全可以控制住的地盘,想要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发展壮大也算正常,而且朝廷也没有完全放弃野心,还想通过益州统一整个江南地区,若背后有个巨大威胁,又如何一统江南?还如何统一天下,中兴汉室?

阻止是阻止不了的,但他不认为朝廷还有什么作为,与其如此,那就让皇帝刘协降格成郡王好了,刘辩前往汉中郡,他也有了机会从南阳郡杀入荆州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