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建国大典日的人们(2 / 2)
祖宗泽的妻子秀芝今儿穿上过年才舍得穿的明国改良化汉式襦裙。袖口保持着明国一贯的窄小,并且采取对襟的设计,有如意扣进行扣合。
下身的裙子也不会过长而影响到赶路,而是缩短到脚踝,露出双脚。明国可没有女人三寸金莲的风气,而且也一直都鼓励女人出来做工,贴补家用。
尤其是入主东北以来,明国的可用劳力都严重不足的情况,女人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只是如此一来,女人既要外出做工,又要顾着家里的两顿饭食。虽有学堂帮着分担部分育儿的压力,但女人还是要照顾相公、孩子的饮食起居。
如此对女人而言,确实有些压力过重了。一些人家出于心疼女儿,以及分担家里的经济压力考虑,开始延迟自家女儿出嫁的年龄。官府也鼓励女人十六号以后再出嫁,这就导致明国已经出现了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超前的晚婚风气。
同时因经济的原因,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也有些扭转。特别是故意溺死、抛弃女婴的情况,已经大大的减弱。毕竟将女儿养好一点,大了还可以外出做工为家里赚钱,等到嫁人了,又能得一笔彩礼。若是女儿孝顺,还能从婆家弄点好处回来贴补家用。
从经济层面考虑,养女儿已经不再是太过亏本的买卖了。
并且明国也在鼓励生育,想要儿子的话,可以多生几个,官府不仅不会阻止,还会根据情况减免部分赋税。如此,明国已经迎来了第一波婴儿潮。
“娘,我领他们去找相公了啊。家里饭菜都已经做好了,就放在灶台的盖子底下。若是饿了,你直接吃便可。”秀芝领着女儿走出院子,冲着坐在院内晒太阳的婆婆王氏交待道。
“好,你们先去找宗泽吧。今儿是个大日子,官府放咱们大假,就是为让我们小老百姓凑热闹的。我若不是身子骨不好,定也要去看看才好。”王氏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儿子京考中举了,名次虽不高,但好歹也是个进士。而且现在就在上京城内为官,虽品级不高,但距离家近,且好歹也有个官身了。
各种俸禄,也是普通工坊匠人的一倍。再加上家里的养殖坊生意,境况已经变得极好了。秀芝之所以还在工坊干活,也是穷惯了,性子也本分,所以还舍不得那并不算辛苦的活计。
“喲,秀芝你们出来了,我正说要去寻你们呢!”邻居王铁牛的媳妇会兰嫂也穿上了新衣裳,只是不是汉式风格的襦裙,而是带有明国新式风格的明服。
大致式样脱胎于蒙古人常见袍服,改良后则类似于旗袍,但腰部更窄。且沿着大腿采取流线型的设计,更让穿着的女人显得详细苗条。领口位置的衣领略小,露出了一小部分脖颈。双袖则采用了七分袖,露出小部分手腕。
还好明国的风气不算保守,女人抛头露面、做工都已经被人接受且渐渐习惯。所以这样的明服,并不算什么伤风败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