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逝去的武林(求收藏推荐)(2 / 2)

加入书签

那时候很多大家族都移居到了台湾或者美国,几十年之后有些烟消云散了,有些虽然还在,却隐藏了起来,不下功夫查是不行的。</p>

在关镇山眼里陈东的拳劲虽然很初级,不过却是正宗的迷踪拳,这表示这个传承是有根源的,既然如此,那就同是武林一脉,加上陈东礼数周到,关镇山对陈东也就觉得亲切起来。</p>

在关镇山的介绍下,陈东对当下的武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p>

民国的时候是武术的黄金时代,从精武会到中华武士会,中央国术馆成立,民国十七年两广国术馆成立,五虎下江南,北拳南传,之后因为战争的原因有些武者又去了南洋、香港和台湾。</p>

乱世出英雄,那是一个武者辈出的时代,解放后在几次的严打之下,武者要么归附政府,要么隐居山林,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他们生存的土壤了。</p>

关家的太极拳来自武当。</p>

关镇山的爷爷是武当的俗家弟子,是得过师傅真传的,传到关镇山这一辈因为国家政策,他只有一个女儿,于是就把一身所学传给了女儿。</p>

关家拳馆已经成为过去了,他现在教一些老人练习普通的太极拳,锻炼身体,娱乐一下,平时还有自己的工作。</p>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东明显感受到关师傅那份失落的情绪,他能够理解一个武者的心情,现在打着武学招牌的骗子很多,真正的武者大多都默默无名。</p>

陈东没有忘记他来的目的,他是来求教的,于是他委婉的说出自己的来意,想请关师傅指点一下,这让关镇山有点为难。</p>

所谓门里门外两重天,这是说老一辈人的传统思想。</p>

在以前手艺人的规矩是传男不传女,门下的弟子和子女待遇是不同的,入室弟子和外门弟子又不同,外门弟子和记名弟子……</p>

这种等级差别很严重,现代社会虽然讲究的少了,不过亲疏有别在什么时候都存在。</p>

“我可以把我知道的迷踪拳的要义告诉关师傅。”看到关镇山犹豫,陈东急切的说道。</p>

他心里可没有门户之见,这套拳法本就是他白得来的,能够换太极拳的法门是很值得的。</p>

“我的太极拳还没练到家呢。”关镇山淡淡说道。</p>

陈东明白过来了,人家根本就不稀罕。</p>

武者需要的是专精,不是驳杂,能够把一套拳法练到极致就是大宗师了,学的多反而不好,除非是那种天才的武者,可以海纳百川,融会贯通,不过这种天才五百年才出了一个张三丰。</p>

“我愿意拜关师傅为师,不知道关师傅意下如何?”陈东换了一种方式。</p>

“我已经不收徒弟了。”关镇山婉拒道,“再说你师承霍师傅,从霍师傅和先祖的关系算起,咱们本该平辈论交。”</p>

“关师傅,听你刚才感慨如今武学没落,那些打着武学旗号的骗子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想出山的打算,我可以出资咱们重开关家拳馆,把太极拳发扬光大。”陈东拜师不成,又想出一计。</p>

“呵呵,你还真是……”关镇山被陈东弄得哭笑不得,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如今的社会变了,那些老古意都没用了,现在讲的是高效率,讲的是好看,你就说瑜伽吧,这本来是印度苦行僧的修炼方式,却被改成女人练习身形的东西。”</p>

“咱们也可以讲究包装,办一所上海最大的拳馆。”陈东鼓动道,“不仅仅是太极拳,其他拳法也可以来教,当然必须是有真材实料的才行,这也算是弘扬乌托国传统文化了。”</p>

“上海最大的拳馆?”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从外边传来,带着浓重的不屑,“你知道这要花多少钱么?”</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