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告知(1 / 2)

加入书签

 宁国府里,惜春听说了林如海出事的消息,当下就冲出了屋子,急急忙忙跳上马车往林家去了。她跟林家姐妹两个要好,自然是担心林家的反应的。</p>

马车刚出了宁荣街,就看见天上烈日高悬、万里晴空。只有远远的西北的天边有一小片云。下面的人就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只是自家的这位小姐一向得宠,又是个娇惯的,此刻,若是劝,只怕也劝不下来。一行人只得闷头赶路。</p>

惜春这样急巴巴地赶来,林家姐妹也吃了一惊。</p>

今天不是上学的日子呀。</p>

虽然吃惊,但是两姐妹还是出来将惜春给迎了进去。</p>

惜春一见到林家姐妹,就道:“林大姐姐、林姐姐,不好了,老太太那边传出话儿来,说是姑爹出事儿了。”</p>

可把林家姐妹吓了一跳。</p>

林招娣道:“妹妹如何知道这消息的?我们一点儿都不知道呢。”</p>

惜春道:“两位姐姐,你们也知道的,我们贾家跟江南的甄家关系极好,尤其是那位老太太,跟甄家的那位老太太打闺中就是知交。老太太就是从甄家那边得来的消息,说姑爹出事儿了。我也不知道真假,还请姐姐们多加小心。”</p>

林黛玉道:“四妹妹,老太太那边的消息具体是如何的,妹妹可知道?”</p>

惜春道:“嗯。今天,老太太突然派人把我父亲和我哥哥嫂子都叫了过去,突然就说起了这个。父亲回来告诉我,老太太那里得来的消息是姑爹去盐官镇视察的时候,正好遇见了在那里闹事儿的盐商。那些盐商跟姑爹原来就有些过节,双方起了冲突,然后就被大水一起给卷走了。”</p>

林招娣一愣,道:“被大水一起给卷走了?奇怪,以父亲一贯的性子。如果大堤有决堤的危险,父亲一定会加倍小心的,又怎么会站在那里,等着被大水卷走呢?”</p>

林黛玉也发觉了不对劲。姐妹两个异口同声道:“地图!”</p>

惜春道:“地图?什么地图?难道是盐官镇的地图?可是地图这样要紧的事物,姐姐家怎么会有?这不是不许外传的么?”</p>

林招娣领着惜春往云岘馆走,口中却道:“妹妹,我父亲当年中了探花之后。在翰林院里做了三年,每日里就跟翰林院的那场故纸堆打交道。不过翰林院的事情不算难,我父亲又有个习惯,就是白天看了哪些书,晚上回家就会将之默写出来。这盐官镇的地图也是。父亲曾经受命整理钱塘一带的地方志,就包括了盐官镇。这地图就是那个时候父亲记下来,回来自己绘制的。虽然可能跟原本有些差别,却也能够做个参考。”</p>

惜春吃惊地张大了嘴巴。</p>

自己绘制地图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且不说那庞大而又细致的信息量,可以说。即便是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也是很难做到的。</p>

云岘馆里的地图的确不是那么准确,但是也绰绰有余了。</p>

林黛玉指着那地图道:“我记得父亲曾经说过,这钱塘江大潮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这盐官镇,因此盐官镇的大堤也是钱塘江大堤上修建得最仔细、花费的钱粮最多的一段。工部每年还专门派人留守。就是御史台那边也专门派了盯着呢。如果这大堤上出了事儿,朝廷绝对会有消息的。”</p>

惜春小声道:“老太太说,圣上得了消息以后,当场昏倒了。这个算不算?”</p>

林招娣道:“圣上昏倒了?”跟林黛玉对视一眼。林招娣才继续道:“老太太这是哪里得来的消息?每年的钱塘江大潮本来就是天下奇观,不要说每年的八月十八的大潮,就是这寻常的观潮日。被潮水卷走的人也是有的。如果说圣上为了这么点子事情昏倒,有点说不过去呢。”</p>

林黛玉道:“姐姐,你是说圣上不是因为这钱塘江大潮的事儿……”</p>

林招娣道:“钱塘江又不大,而且观潮的地方又靠近入海口,海边又大多是盐碱地,也种不得粮食,既然种不得粮食,那就意味着人口也不会很多,人口不多,就是钱塘江决堤了,对整个杭州的影响也有限,对杭州的影响力尚且不是很大,就不要说整个江南乃至整个朝廷了。除了观潮的人,又有多少人会在乎?如果圣上真的昏倒了,那也不该是为了这一点子事情。”</p>

惜春道:“可是老太太说,如今那些盐商的家人已经将姑爹在江南的官衙和宅邸都团团围住了,扬州知府和杭州知府都准备弹劾姑爹呢。”</p>

林招娣眨了眨眼睛,道:“弹劾我父亲?这话倒是奇了,盐官镇原来就是杭州知府的管辖地,钱塘江大堤更是杭州知府的公务。钱塘江大堤决堤了,一半是天灾,一半是人祸,是杭州知府在修建大堤的时候没有尽心尽力,是杭州知府在维护大堤的时候应付了事。这都跟我父亲又有什么关系?江南承宣布政使可不仅仅管着钱塘江呢,还有个长江天险在那里等着呢。”</p>

惜春刚要说话,外头就有丫头来通报说贾琏王熙凤来了。</p>

林招娣和林黛玉就知道,想必也是为了一样的事儿。她们叫人在前院收拾了一座花厅出来,又立了屏风,这才出去跟贾琏王熙凤夫妇见面。</p>

贾琏毕竟是成年男子,应有的忌讳回避也是要的。只是贾琏帮着林家做了不少事儿了,虽然这些事情对于贾琏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林家姐妹来说,人情还是欠下了。</p>

贾琏既然是为了她们父亲的事儿来,她们也不能太过失礼。</p>

贾琏王熙凤果然是为了同样的事情来找林家姐妹的,见了惜春也在,先跟惜春见过礼,便道:“原来四妹妹也在,想来也是为了同样的事儿了。只是四妹妹当时不在老太太跟前,就是知道,只怕也不是非常清楚。还是由我来说吧。”</p>

说这,贾琏就把贾母在他们跟前的话除了那些太过打眼的。都重复给林家姐妹听了。然后才道:“林大妹妹林妹妹,虽然说下面的两位知府的弹劾不得不防,可是这盐商闹事儿却更要小心才是呢。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这盐商们存心闹事儿,绝对不能不防。”</p>

林招娣道:“没错。如果闹起了民变,就是朝廷有心维护,父亲也难逃责问。不过。我还巴不得那些盐商们不闹事儿呢。”</p>

王熙凤吃惊地道:“妹妹的意思是?”</p>

“那些盐商们也太欠收拾了。他们以为自己是谁?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了?如果他们安分守法,我们林家才不会去找他们呢。可是事实上呢?他们偷税漏税不说,还想尽了一切办法,钻朝廷的空子。朝廷派出官员,依法向他们收取税银,他们又是怎么做的?下毒、买凶杀人!我巴不得这次他们能够把事情闹大,我正好可以报了母亲的仇!”</p>

“可是林大妹妹,你就不怕他们到处撒银钱,造势。要求朝廷处置姑爹么?”</p>

“处置我父亲?笑话!他们以为我们林家在江南就没有人了么?不要忘记了,我们林家在苏州也算是当地一大望族,光是家族子弟就不知道有多少,他们想要对我父亲下手,先要看看我们林氏一族的脸色!而且。因为我父亲,今年江南超过七成的人家都种了双季稻。吃着我们林家弄出来的双季稻、供着我父亲的生祠,这里还想害我父亲?就不怕走在路上被人用锄头开了脑瓠子?”</p>

林招娣话语里的杀气和血腥,就是王熙凤这样素来厉害的人也不觉打了个冷战。她可以想象到那些盐商们的悲惨遭遇了。</p>

王熙凤道:“可是。林大妹妹,我听说那些盐商们背后都是有人的。”</p>

林招娣道:“就是他们背后有人又如何?他们不过是那些世家们养的狗而已。如果他们不知道收敛,只怕他们身后的那些世家就是第一批吃狗肉的。对于那些世家而言。听话的狗没了这一批还会有下一批,根本就无关紧要。”</p>

王熙凤不知道为何,就想起了薛家。虽然说薛家也是金陵四大家族里的一员,可是如今看来,薛家未尝不是其余几家的狗。如今薛家的用处不大了,其余几家就开始吃狗肉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