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算账(2 / 2)

加入书签

同时,迎春也为贾母叫了委屈,说贾母年纪大了,被一群奴才摆布,背上了坏名声不说,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起了嫌隙。这些奴才对自己的主子都敢这样算计,只怕这背地里做的事儿就更多了。为了自己的祖母,迎春提供了荣国府里得脸的奴才的名单,请太上皇帮忙彻查。</p>

因为迎春说得恳切,提及的又是自家的事儿,还有太贵妃们帮着说项,太上皇也允了。</p>

至于第三道旨意,则是来自于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觉得迎春是个孝顺的,能够维护自己的父亲的同时,对自己的祖母也尽心尽力,在维护自己的家族的同时,还知道维护国家的威严和律法的公正,是个有德行的女子,所以特地晋封迎春为正五品的德仪。</p>

宁国府的一干人和贾赦邢夫人听说不用盖省亲别墅的时候,心里都松了一口气。</p>

没了这样烧钱的玩意儿也是好事。</p>

听到后面,贾赦和邢夫人都欣喜若狂了。</p>

奉旨分家就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儿。不说别的,就说这荣国府,原来贾赦才是这荣国府的正经爵爷,要搬走也是贾政搬走。偏偏贾政仗着贾母的宠爱,住进了荣禧堂不说,王夫人还把持着公中的库房钥匙和账本。</p>

既然是分家。那么这公中的产业也要分的。尤其是这样奉旨分家。这公中的产业也会清理一番。这在圣旨里都注明了,将由礼部和大理寺的官员主持分家事宜。礼部的官员就不要说了,最是讲究规矩的,贾政住着荣禧堂本来就是范了规矩,加上王夫人自己也不是个好鸟儿。等礼部官员和大理寺一查,以往王夫人贪了多少,就要吐出来多少,弄个不好。还会被问罪呢。</p>

至于贾家那些有头有脸的奴才,迎春可是不分以前是伺候谁的,反正都报上去了,将由京兆尹和刑部共同处置。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跟这贾赦邢夫人的奴才都没有机会犯罪,所以贾赦邢夫人都不会有事儿。有事儿的是贾母和王夫人的奴才,而贾母跟王夫人也会跟着没脸。</p>

这三道旨意意味着什么,在场的人都知道,就是贾母也听明白了。迎春。这个自己忽视许久的孙女儿终于为了自己的父亲将锋芒对准了自己这个亲祖母。</p>

贾母知道,迎春让朝廷查自己的那些奴才。那么自己做下的那些事情绝对会被暴露开来,自己绝对逃不过这一劫了。</p>

贾母已经没有了逃的力气。</p>

因为这个时候,那些奴才们只怕已经到了大牢里了,而自己的大儿子绝对不会为几个奴才求情的。至于自己的次子,更加没有这个能耐。</p>

贾母只觉得全身无力,就是当初贾代善的死,也没有让她这样绝望。</p>

事情也正如贾母预料得那样。</p>

荣国府里最体面的奴才就是赖嬷嬷,而赖嬷嬷却是贾母的人,在赖家,发现了大量的原来属于贾家的财物,包括贾赦的原配的嫁妆里的贵重的摆设。这里面有好几样摆设,在内廷是有记录的,因为这些原来就是贾赦原配的娘家从内廷造办处那里采买的。因为内廷之物跟民间之物在工艺上的明显不同,哪怕是真的允许往外销售的物件,内廷也会有详细的记录。这也是内廷造办处的特别之处。</p>

可是赖家坚持,这是贾母赏赐给他们的。</p>

这事情就热闹了。</p>

贾母赏赐自己的奴才,为什么不用自己的私房,却用这个?就算这是贾赦的原配孝敬贾母的好了。贾母又怎么能够拿这个给自己的奴才呢?而且赏赐一件也就罢了,怎么还赏赐这么多呢?</p>

大家都好奇了。</p>

赖家这边还没有理明白呢,周瑞那边先出事儿了。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心腹,很多事情,王夫人都是周瑞家的去做的。结果,在周瑞家的那边,找到了很多有关王夫人包揽诉讼和放高利贷的证据。有趣的是,周瑞家的那里的证据居然很多是用邢夫人的名义做的。</p>

可是这周瑞家的不是王夫人的心腹么?怎么是在为邢夫人办事儿呢?</p>

然后是处理分家的礼部大理寺官员们发现了问题了。分家就是要分祖产和家产。可是从贾赦那边拿出来的当初贾赦的原配管家之时留下的账本附件和王夫人交上来的账本来看,好多都对不上。</p>

细心的官员发现,王夫人交上来的账本是动过手脚的。因为在贾赦交上来的账本子上,很多都有印章的痕迹,而且还都是半个。可是王夫人交上来的账本都是干干净净的。</p>

大理寺的官员费了一番力气,结果在荣禧堂的一个小丫头手里,找到了一本带着另一半的印章的账本。据这个小丫头说,这是她姐姐留下来的,据说是太太让她毁掉的。可是她姐姐看是帐本,怕担了干系,就私自留下了。</p>

从这本账本上面来看,贾赦交出来的那套账本只怕才是对的,而王夫人交出来的则是假的。</p>

大理寺就知会了负责荣国府大大小小事情的各个官员,并在此确认了周瑞家的事王夫人的心腹之后,便将周瑞家又仔仔细细地搜查了一遍。终于在周瑞家的某个小丫头的提醒下,找到了周瑞家的偶尔会去、却没有人住过的宅子里,在这个宅子的卧室的床下里找到了一个洞穴,洞穴分成上下两层,一层是房契和地契,下面的一层则是宝钞和账本。</p>

账本里非常明确地注明了周瑞一家,包括周瑞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女婿为王夫人做的每一件事情。</p>

包括王夫人将荣国府的祖产和公共财产挪用的事实,也包括了王夫人用邢夫人的名义包揽诉讼和放高利贷的事实。</p>

很快,根据这套账本,大理寺的官员就找到王夫人屋里的邢夫人的印鉴。</p>

这也证明了作为德仪娘娘的母亲,邢夫人的确是清白无辜的。</p>

相关的官员也松了一口气。毕竟德仪娘娘眼下风头正盛,拿了德仪娘娘的母亲,对上面也无法交代。</p>

虽然有很多的东西可能真的要不回来了,可是有些东西,像原来就属于荣国府的产业,还是要重新登记造册,归到荣国府名下,这些都要经过户部的手续。</p>

就在户部官员过来帮忙的时候,发现新盖的荣国府一等将军的大印居然隐隐有些不对。紧接着,就在荣禧堂里找到了一个黄花梨的印,从上面上看,居然跟荣国府一等将军的金印上面的字一模一样,如果不是贾赦拿出来的印有瑕疵,户部官员根本就不会发现这个。而且那个黄花梨的印,看起来使用了应该有不少时间了。</p>

私自伪造朝廷赐下的金印,这已经不是一件小事了。</p>

礼部户部刑部大理寺的官员都觉得棘手。伪造金印的事儿可不是他们这样的主事一级的官员们可以拍板的了。</p>

这些官员就联名上报的朝廷。</p>

无论是太上皇还是当今皇帝都非常震惊。</p>

伪造金印!你这是要造反啊!</p>

这个罪名足够株连九族了!皇帝当然是命令彻查。</p>

这不查还好,一查可真是吓一跳。</p>

原来,贾赦并不是贾母的亲生儿子,而是贾母的亲姐姐的儿子。贾母的姐姐才是原配,难产而死,贾代善这才迎娶了贾母作为继室,为的,就是怕自己的长子受了委屈,这也是为什么贾赦是由自己的祖母养大的,又跟贾母不亲近的真正原因。</p>

贾母手段厉害,将贾代善笼络了去,先是借口贾赦身子弱,迟迟没有让贾赦上族谱。后来更是花言巧语,说什么不要让这两兄弟分生了,又说什么姐姐难产而亡对哥儿到底不好,让贾代善把贾赦记在了自己的名下,又借着自己一副贤惠的样子,却暗地里不知道做的多少事情,终于把贾赦弄成了一个懦弱又无能的宅男。</p>

可是贾赦才是嫡长子,贾母根本就不能动摇这嫡长继承制,就有了后来的事情。</p>

事情的真相已出来,朝野上下一片喧哗。</p>

至于贾母为了贾政跟贾赦抢金印一事的真伪,其实已经没有人会在意了。</p>

紧接着,史家那边也拿出了一封非常陈旧的信件,据说是贾赦的生母的奶嬷嬷留下的。这位奶嬷嬷一直对自己姑娘的死心存疑虑,后来才知道,有些女子,在生产之后是不能吃人参的。生产的时候吃人参是为了怕产妇没有力气,所以需要人参吊着。可是生产之后吃人参,却很容易导致产妇血崩的。</p>

然后,赖嬷嬷招供了贾母算计自己亲姐姐的事情的经过和事实。原来贾母一直嫉妒自己的姐姐能够嫁给国公府邸的大少爷做正妻,而自己却只能嫁给别人家里的不出彩的嫡次子,这才有了这样的举动。</p>

当然,赖嬷嬷还交代了很多事情,只是这些事情外头就不知道了。</p>

事情的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了。</p>

贾赦既然是原配嫡子,自然是应该荣国府名正言顺的主子,这毋庸置疑。</p>

贾母夺其诰命,夺其正室之位,其鲸吞之其姐之嫁妆,即刻赔补。念起老迈,不下刑狱。但是择令随其子贾政速离荣国府,不得以荣国府太夫人之名招摇于世。</p>

贾母之子,贾政,庶子,鸠占鹊巢多年,夫妇二人鲸吞祖业及兄长家业众多,责令净身出户!变为庶民,永不复用。</p>

贾政之妻王氏,作恶多端,夺诰命,赐酒。(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