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家事烦心(1 / 1)

加入书签

 自从那晚浑天成和苏曼吵架之后,这两天他们就没怎么说话,除非是在儿子面前不得已说几句。浑天成实在是不能理解,苏曼现在怎么变了,变得不可理喻了,生活本来就是这么过的,还能怎样?自己已经很努力的工作了,那钱不是说句话就能挣来的,难道要让自己出去偷,出去抢?以前比这还艰难不也过来了嘛,为什么现在就变得不知足了呢?孩子虽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要啥有啥,但是孩子每天也很开心呀,难道穷人家的孩子就不用活了吗?孩子每天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不比什么强了。况且来孩子还那么懂事,学习也很好不用人操心,这还不满足吗?有钱人家的孩子还不如小苏青了,他们每天就知道攀比,打架闹事,根本不爱学习。最让浑天成难以忍受的是,他觉得苏曼越来越不尊重他了,说的话也越来越刻薄了,就连看他的眼神里也带着一丝鄙视,他在苏曼的眼里变成了一个没本事的懦夫,只能让老婆、孩子跟着受罪的烂人。这生活到底是怎么了?难道真的过不下去了吗?过不下去又能怎样?离婚?一想到这两个字浑天成就觉得浑身发冷,这么多年来他从未想到过这两个字。他只能每天沉溺在工作之中不去想那些烦心的事。

苏曼以前从未想过要挣多少钱,过什么有钱人的生活。只是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谁家都一样,都是慢慢熬过来的,自己本就是个穷人还能有什么抱怨的呢?但是那天下午老师的隐忧暗示,孩子的可爱懂事,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儿子为了能攒够给小朋友买礼物的钱居然去捡破烂,一想到儿子走在街上到处寻觅饮料瓶,苏曼的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宁愿自己走上十几公里捡破烂,还得忍受同学和路人射来的歧视眼神,他心里得有多艰难呀。孩子平时在家从来不问爸爸妈妈要零花钱,别的小朋友穿的漂漂亮亮的,儿子一年就两身衣服,一身冬天的,一身夏天的,平时基本上都是穿校服。孩子还帮大人干活,一想到干活,苏曼就想起小苏青削土豆弄破手的场景,眼泪更是扑簌簌的掉个不停。那晚跟浑天成吵完之后,苏曼整晚都没睡着,想了整整一晚。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浑天成能任由苏曼责骂,所以苏曼就只能将抱怨、不满、忿怒统统发泄到浑天成身上。其实,有的话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那个时候她只想和那些泼妇一样,痛痛快快地将积压已久的负能量全都发泄出来。这两天苏曼坚定了自己的一个信念,那就是挣更多的钱,让儿子过上好的生活。人有了信念工作就变得更加的努力了,她不再是像以往一样对分外的事不闻不问,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一些自己不懂得东西。

武大胜和李秋芳星期六领着孩子们回家了,爷爷奶奶早就在窗户上张望上了。武家俊眼尖,一下车就看见了,高兴的冲着窗户直挥手,他第一个就往楼上跑,后面小瑶瑶一直在叫他,让他等等。打开后备箱,李秋芳给买了一桶油,一箱奶,还有一个大杂粮包,俩人提上一起往回走。进了屋武家俊和瑶瑶已经在家里折腾上了,俩老人高兴的脸上都开了花了。老太太赶紧招呼道“芳芳,来来来,快进来,东西给我吧,回就回来吧,买这么多东西干嘛,我们老俩口啥都不缺,只要你们能回来就好。”“这些都是家里用的着的,你们每天最少得喝一袋奶,这油是好油,不要用那些便宜油,现在的油动不动就买上地沟油了。这是杂粮,老人们多吃杂粮好。”李秋芳一一介绍道。老头看着就高兴,连连称赞说“看看,还是芳芳会买东西,知道咱们需要啥,大胜就不行了,啥也干不了。”李秋芳这朵小红花戴的,心里美滋滋的。老太太本来还想说不要浪费钱了,但又怕儿媳妇不高兴也就没再开口。武大胜说道“饺子馅弄好了吧,我赶片,开始包饺子吧。”当儿子的回到自己家只能是勇挑重担,抢的干活,要不你让老俩口侍候你这年轻的不合适吧。媳妇一进婆家就跟个客人似得,你也指望不上,只能是自己干,也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呢。“弄好了,弄好了,一大早你爸就出去买的鲜肉现绞的馅,怕那现成的肉馅不好。配的胡萝卜和大葱,放了不少油呢,就怕吃的不香。面早就和好醒的了,现在肯定醒好了,咱俩包吧,让你爸和芳芳歇着。”李秋芳现在总不能光看不做了,从沙发上站起来说道“我也一起包吧,大胜去把案板那些准备好。”武大胜把案板、面、饺子馅都准备停当,开始赶起片来,老太太和李秋芳坐在旁边包饺子。这个包饺子是和谐家庭的最好体现,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俩孩子也凑过来帮倒忙,逗得爷爷奶奶一直合不拢嘴。其实,李秋芳和公婆并没啥大矛盾,毕竟不在一起住,偶尔回来一下又待不了多长时间。只是这个媳妇和婆婆好像是天然的敌人,话里话外,字里行间总是能崩出火药味来。老头站在旁边边说话边招呼小瑶瑶,说着说着不由得就提起了就提起了自己的小闺女,武大胜的妹妹。“二红前两天回来来,带着孩子,还给我们买了个足浴盆,呵呵。”武二红是武大胜的妹妹,农村的女孩子没个正经名字。武大胜接话道“哦,那你们每天晚上都泡泡,泡脚对身体好,促进血液流通,对睡眠也好。”“泡的了,泡的了,我和你妈每天晚上都泡,边看电视边泡脚,呵呵,挺舒服的。”李秋芳听见公公说小姑子的好,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了。心说“我给你们买上房,装修好,还买了家具、电器也没听你们说了几句好,你姑娘给你们买个烂脚盆就高兴的一直说了?这还不是夸你姑娘比我们孝顺了嘛?哼。”想着想着李秋芳的脸色可就不好看了。老头还继续说着“二红家两口子单位离家都远,每天还得接送孩子。唉,没个车真是不方便呀。”武大胜说道“那就买个车呀,现在的车也不贵,几万块钱就能买个车,谁让她把那个波罗卖了来。”老太太一听儿子这么说接过去说道“几万块的车人家可是看不上呀,说是看着什么什么观好,是什么观来了?”老太太扭回头问老头,老头赶忙说道“是途观,大众的,我还专门转悠的去那家专卖店看来,好几个档次了。”李秋芳一听这就更不高兴了,前些年小姑子买房问他们借了二十万到现在还没还了,现在有钱了不说还钱也就算了,还要买车,买车还看不上便宜的,还要买好的,再想想自己刚被骗了三千万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插话说道“呀,二红有钱了?能买起途观了?”老头一听媳妇说话了,赶紧搭腔道“呵呵,他们没个车总是不方便。估计她的钱也不是很够,还想问我们老俩口借来,我们老俩口就靠我一个人的工资,哪有钱借给他了。”老太太听见儿媳妇的话不对劲想提醒老头,但是老头不看她,她也没办法提醒,只好接过话去说道“她也是瞎说了,没钱买甚车了,每天挤公交就好。老头子,你赶紧坐壶开水去吧,一会煮饺子用,时间也不早了,你还不赶紧炒菜去。”老头听完赶紧去厨房忙活去了。李秋芳可不放过这个话题,继续说道“人家没钱就敢说要买途观?途观二三十万了,再说了,没钱可以找他哥借呀,反正借上也不用还。”儿媳妇这么一说,老太太就知道惹出毛病来了,也不搭腔了。谁家的老人都是想的招呼生活比较困难的孩子了,儿子现在事业有成,肯定是比姑娘强多了,就是给他妹妹几个又算个啥了,亲亲的妹妹了还不应该了。儿媳妇这么一说老太太听得心里也不是个味,女人嘛,总不能忍,不由得说道“大胜是她亲哥了,问他借点钱还不应该吗?”李秋芳直接呛道“还知道是亲哥了呀?我们那会困难的时候买房,她吓得连句话都没有,那会就不是亲哥哥了?”老太太听这儿媳的口气实在是不好,也不由得直冲的说道“她那会哪有钱了,刚上班挣得工资还不够她自己花了。”“再没钱还没有几千块了?就是掏出两千块钱来也是个心意呀,总比连句话都没有强吧。哼,她根本就是没那个心。”其实这时候武大胜应该说话了,要不就由婆媳这么说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爆发世界大战。但是,武大胜是个看钱特重的人,妹妹借钱这个事他也是一直耿耿于怀的,他实在是没办法张口说出来,但并不代表他就对二红没意见。所以,武大胜一直低头赶片也不说话。老太太被儿媳妇呛得有点挂不住了,不由得忿忿地说道“再怎么说她也是当小的,你们哥哥嫂嫂你就应该多帮帮她,她买车你们不帮就算了,不用再说了,谁让她没本事来,找了个窝囊丈夫。现在这世道谁都指望不上,就得靠自己了。”老太太话里话外还是有埋怨儿子的意思了,李秋芳听到这话可不让了“怎么就不说了,要说就好好说说,要不好像是我们当大的不管小的了。二红买房的时候我们借给她二十万是了吧,怎么到现在就没人提了?不用说还了,就连句话都没听见过。你们老俩口住的房子还不是我们掏钱买的,那时候二红也成家了,给自己的老子妈买房子她还是没有一句话,躲得远远的,房子买上装修好住进来了她倒是天天往回跑了。”老太太有点不忿的说道“我们还掏了五万呢,这房子等我们走了还不都是你们的?”“五万?五万够啥了?这套房子五十多万了,再加上装修买电器花了七八十万了,你说,五万能顶多大用?好,买房子就算我们是当儿子的应该承担。可是,你们住院呢?你们哪次住院不都是我们掏钱?二红出过几个了?她这当姑娘的就不应该给自己的父母看病吗?”“我们住院的时候二红天天陪着了,她也出过几次医药费呀。”“哼,她就是花上十块钱,你们也记得可清了,我们就是花上几十万也没人说句好。”“谁说你们不好来?一家人还让怎么说了?天天挂在嘴上供起来?”现在的火药味实在是太浓了,再不制止肯定这顿饭是吃不成了。武大胜没办法终于开口了“哎呀,你快不用说了,二红就是个那人,说她有甚意思了。反正他们有钱就买好车,没钱就不要买,咱们不管了。”他这么一说李秋芳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来反正是给二红定了性了,而来以后二红再张口也张不了啦,这是他哥自己说的,当嫂子的也没落下骂名。老太太听儿子这么说自己的闺女,心里确实是不好受,但是也没法再说啥了,吼了几声老头子去厨房帮忙去了,就剩下武大胜两口子蔫不声的在那里包饺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