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节、天不遂人愿(1 / 2)

加入书签

 虽然时值新年,而且还恰逢开国之后地面战场的大胜,但是此时的紫禁城里并没有多少庆贺的气氛,事实上由于国家新建且领导人十分了解战争,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宣传胜利,这样才能处变不惊,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COM</p>

“……也就是但凡在大型战役尚未结束之前,就拼命鼓吹胜利,且夸大战果的情况,都是十分可疑的,这种做法要么是想掩盖失败,要么就是对本社会的各阶层进行鼓动宣传,反倒是真正的胜利者,总是谨慎的对待各种战报,而不会夸大其词!”</p>

坐在御书房里的张韬,就算是过年的时候也有很多公务要处理,至于正在进行上岗实习的太子张环,也同样陪在御书房里聆听着自己老爹的圣训。但是对于坐在他们对面的姜田来,则完全没有国家主人翁的心态,此刻只想回家好好睡一觉。</p>

“唉……”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的姜田,随手把报告扔在了龙书案上:“你父皇就是吝啬,找个国战期间不宜大肆饮宴的理由,就把今年的御宴给取消了,虽然我也讨厌那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但至少让我好好休息几天也行啊!”</p>

“你就懒吧!”张韬恨铁不成钢的抄起了扔过来的报告书:“一都没有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这个时候你还想放个‘春’节假期?”</p>

“主人翁?”姜大人一脸见了鬼的表情:“话这朝廷应该是你张家的,我这个姓姜就是个长工,就算是地主家过年了好歹也得给长工放几天假吃顿好的吧?”</p>

对于这对师兄弟的日常斗嘴,张环先是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现在已经变成了习以为常。反正出去也没人信,在外人眼中属于新学宗师级、音律大家、诲人不倦的姜大人,也只有在自己父皇面前才会摘掉所有的面具,变成一个彻头彻尾‘混’日子的衙内嘴脸。</p>

一开始吴远这个聪明绝的假太子,还以为这是姜田在皇帝面前的伪装,作用有类似萧何自污的意思,但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后才发现,这才是姜田真正的‘性’情,明明身负奇才却又苟安于世,也只有张皇帝才能挤兑着这个师弟给自己干活,白了就是懒,而且是那种看透了红尘的懒……</p>

张皇帝还在看着姜田的报告,‘门’外却响起了一个太监禀报的声音:“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宣见太子殿下,叫奴婢前来禀报。”</p>

张韬一听,回头看了看一脸不情愿的儿子,然后冲着‘门’外道:“你去回禀皇后,就太子一会就到。”</p>

既然亲爹都这么了,张环就算心中一百二十个不情愿也只好耷拉着脑袋告退了,姜田看这子蔫头耷脑的,便在他退出御书房之后问道:“这是要商量太子大婚的事情吧?”</p>

张韬头:“不只是皇后上心,就是朕这里都接到了不少奏折。”</p>

“君主制是建立在对特定家族血统效忠的基础上的,所以为君者的首要义务是传宗接代。”姜田很清楚张环的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学会处理公务,而是能尽快的给皇家开枝散叶,所以他才不会觉得这子现在结婚有过早。不过当他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盏浅啜了一口之后又皱起了眉头:“这茶……”</p>

“怎么样,绝对不一般吧!”张皇帝好整以暇的端起自己的那盏茶也喝了一口:“虽然有些陈了,可还是级的六安瓜片,要知道当年我的老首长去北京开会的时候,从总理那里蹭来了一,死活都不愿意让我们尝一口。”</p>

看着自己这老乡对于能喝上特供茶叶而沾沾自喜,姜田似乎有种不太舒服的感觉。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又不出来:“现在的走了,你这个老的是不是要重要的事情了?”</p>

张韬放下手中的茶表情严肃的问:“山西会馆那边怎么?”</p>

“他们已经找到我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揽子运输贸易方案,详细的内容就在你手里。”姜田有贪婪的又喝了一口茶:“实话,我觉得除了军火以及一些管控物资之外,我们都可以将现有的运输‘交’于民间。”</p>

眼看张皇帝的表情开始变得戏谑起来姜田又赶紧补充道:“他们许诺给我的好处我都退回去了,并且跟他们不保证这个生意让其垄断经营,反正你也不是真的要消灭晋商。但是依我看,只要你给他们一阳光,清末那种汇通天下的钱庄与张家口外绵延不绝的驼队,就很可能在十几年内重现。”</p>

张韬了头,别看他也算是读过资本论的,但是对于金融与经济建设的问题的确算是个外行,可正因为他曾经是一名军人,就更知道战争拼的是国力,没有了‘私’营资本虽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资源办大事,可长远来看也容易失去自身的造血能力。</p>

“这件事朕自有主张,口子要一一的开,而且也不能让他们一家独大。”</p>

“我也是这个意思,尤其是当公路打通之后,其承载能力远不是一个晋商所能吃掉的,但是……”</p>

“但是什么?”</p>

仔细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姜田出了一个让张韬意想不到的结论:“现有的情况来看,一二十年内的确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可只要现有的商业体系没有大的变动,很快各种陈规陋习、贪污**就会卷土重来,届时我们曾寄予厚望的资本家就会蜕变成一群垄断托拉斯,反倒是会拖累整个国家的经济。”</p>

“陈规陋习……”张韬思考了一会:“你是各种行会与牙行?”</p>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政fu内部的**势力会与他们结盟!”</p>

“你有什么措施吗?”</p>

“有!但是……”</p>

“但是什么?”</p>

“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与高效的政fu,以及第三方的透明监管,一切措施都是扯淡!”</p>

张韬沉默了,他知道姜田的都是事实,制度好建立,但是如何保障法律的执行却是最困难的,如果不能改变现在这种权钱‘交’易的社会风气,反垄断法不过就是一纸空。可是要想改变千百年来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的人治社会,又何尝不是一项改天换地的大工程。就算是再后世那些所谓的法治国家里,各种规避法律的办法也是层出不穷。</p>

“眼下的事情吧。”张韬将手中的资料向后翻了翻:“虽然咱们划定了改革的试区域,但是却低估了旧体制的惯‘性’,就以这次大兴土木的修路为例,哪怕是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各种舞弊与贪污都层出不穷,如果不是后勤由新军的人把关,这送到前线的还不一定是什么东西呢!”</p>

姜田知道他的是什么事情,毕竟这么长的路线同时开工,各工段的“土地爷”们那真是‘花’样百出的上下其手。因为军方已经将工资标准沿路喊遍了城镇乡村,所以不能随便克扣工人的工钱,但是吃空饷、降低伙食标准,筑路材料以次充好等常见的贪腐手段一样没少。如果不是为了能早日贯通这条生命线,依着张韬的脾气早就杀得人头滚滚了,这也是他赌气不开新年茶话会的原因之一。</p>

“人之初,未必‘性’本善。”姜田只得感叹一句:“这些事情在后世也不少,所以建国初咱们所有的重大工程几乎都离不开工程兵。”</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