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都是“钱”的事(2 / 2)

加入书签

看到林浩发愁的样子,薛向东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禁摇头一笑,还是年轻好啊,面对这种困难时,还能想法迎难而上,这想法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是在体制内呆了许多年的老油条们,才不会为了这种事情发愁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是官场的首要生存秘诀,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并且想办的面面俱到,那最后只会把自己逼疯。</p>

“林,不要想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没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的,只要你心中装着为人民服务的心,那就算对的起身后的党旗啦。”不想林浩到连山乡后,背负上太多的负担,薛向东只能开口劝慰几句。</p>

</p>

听到薛向东的话,林浩也想明白了,这些事情还不是目前的自己能cāo心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嘛,也许在某个时间事情会出现转机也不定。</p>

这样一想,林浩的心情变得好了一些,接着有些惭愧,在自己跟薛向东汇报的时候,竟然还要他来劝慰自己,“对不起,薛书记,我还是太年轻,遇到事情容易钻牛角尖。”</p>

薛向东笑着摆了摆手,道:“要是我们的每一名干部,遇到事情时都这么钻牛角尖,老百姓就不会戳着我们的脊梁骨大骂了。”</p>

这话林浩无法接茬,他的资历太浅,没有资格去评论别人的做法,但从进入体制这两年来,与县里各路官员的接触,他的内心还是很赞同薛向东的法的,现在的一些干部就是太不接地气,而且遇到困难的事情,不想着怎么去解决,首先想到的却是如何来推卸责任,怎么轻松怎么来,只知道享受,而不想做事情。</p>

久而久之,使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干群关系也开始疏远,真正验证了那句话,“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p>

其实,在数量众多的党政干部里,想为百姓做实事,愿意为百姓做实事的大有人在,谁不想为官一任离开后,当地百姓竖起大拇指,赞一声自己“某某是个好官。”在多年后,依然被人提起,感念自己当初为他们做的一切呢。</p>

一番感慨过后,林浩又将自己记录的连山乡的受灾情况,向薛向东简单扼要的汇报了一下。</p>

其实,这些情况都会有专门的人向他汇报,但薛向东更想听听林浩的,毕竟林浩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报喜不报忧。</p>

还好这次事情关注度太高,连山乡和县里支援那里的各个行局汇报的情况,和林浩的相差不大,这让薛向东心情变得很好,谁都不会喜欢被当成傻子一样糊弄。</p>

“林,晚上到家里来吃饭,我让你阿姨给你做好的补补。”薛向东笑着道。</p>

林浩闻言忙应道:“那可真是麻烦禇阿姨啦,需要我再买什么吗?”</p>

薛向东笑道:“不用,家里什么都不缺,你就安心的去吃顿饭。”</p>

本来,林浩是归心似箭,想回家去和冯艳茹亲热一番,毕竟自从两人发生关系后,头一次分开这么久,但薛向东都这么啦,林浩又怎么能拒绝呢?</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