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拜师(2 / 2)

加入书签

“虽然周哥很就失去了亲人,但是现在跟在振之兄这样的大名士身边,早晚可以得到教诲,是多少年轻人求之而不得的,也算弥补了遗憾了。振之兄就是你的长辈嘛。”陆万里安慰道。</p>

“陆老前辈的是,能在徐老跟前受教诲确实是康石去世父母的保佑啊,康石知足了。所以一路上坚决保护徐老,让他安全的完成西南之旅。”周康石赶忙表决心。</p>

“振之兄,我看周哥也是个实诚人,又有一身好本事。而且听你,他也跟你志趣相同,不如让周哥正式拜您为师,这样在路上也有过正式的照应,一来您可以收一个好学生,二来也让周哥可以跟您多学东西。振之兄,你看如何?”陆万里突然提出了个想不到的提议。</p>

周康石大喜,如果正式成为徐霞客的门生,那可是江南的人脉啊,不别人,就刚才提到的两位--黄道周和钱谦益,再过几年都是位高权重的内阁大学士。真不知道老陆为什么要帮助自己,难道是想让他孙子跟着我混?或者是我真的有王八之气,已经震慑了老陆。</p>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过周康石马上表态:“徐老是当今大名士,康石不过一匹夫而已,哪里敢高攀,能为徐老端茶倒水就已经知足了。不管是不是徐老的学生,康石都不敢松懈,一路上伺候好徐老。”</p>

“康石不要这么,我也不是什么名士。你我第一次相遇,虽然你很无礼,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你那正气凛然的样子。康石你对下宽厚,对上恭敬,虽然没什么文采,可是确实对我的脾气。如果你觉得能从老儿这里学东西,我也愿意提一下。”徐霞客跟周康石一起行路两个月,还是比较喜欢他的。如果收他为学生,路上自己的安全更加有保证了。再自己也不是官场和有功名的人,对于很多文人的臭规矩,自己并不在意,收一个跟自己兴趣相同、能上话的年青做自己的学生,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p>

“师尊在上,请受学生康石一拜。”趁热打铁,周康石马上就给徐霞客磕了个头,也不管姿势正不正确,先把师生名分确定下来,免得他后悔。周康石二十年的人生,还没有磕过头,但是为了以后混得更好,也不管了。</p>

“来来,恭贺振之兄。”陆万里看到自己的提议得以实现,也非常高兴。</p>

“既然是周哥的长辈,振之兄还该给康石取个字啊。”一直没话的陆玄芝道。</p>

“对,既然康石是陕西人,先取一个秦字。做人就要坚持一个义字,为坚持真理正义,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我给你取字秦义好了。”老徐道。</p>

好险,幸亏老徐没以延安来给自己取第一字,否则自己成了演(延)义了。于是周康石赶快感谢老徐赐字。</p>

为了庆祝这件大事,加上为陆伯恒庆生,五人痛饮到晚上。老陆家的酒确实不错,度数虽然不高,但喝多了也是会醉的,结果大家都醉了。</p>

当天晚上,陆万里就让周康石和徐霞客搬到别院休息,第二天顾行和周康石的家丁都搬过来了,每天好酒好肉的招待,毕竟快要过年了。</p>

在这几天,老是雨,天晴的一天,陆万里陪老徐去游韦龟岩,周康石这个学生当然要一起去。当下,周康石又把还没有还给地理老师的那知识再重新组织一下忽悠两老头,还真把他俩镇住了。</p>

</p>

在白天,周康石就组织王化林教家丁识字,晚上再跟徐霞客学一个时辰的文法。老徐简单的给周康石了一下文法后,周康石自己不考科举,只需要看得懂文章即可。现在老师你不是每天都写游记吗,正好,你就给我讲解一下游记文章。</p>

其实,周康石就是想把徐霞客游记里的人与物还有地理风情搞清楚,毕竟以前他遇到那些比较重要的人自己并不知道,还有以后会遇见的人自己也不一定能都认识,但这些人物可能以后对自己有用。老徐一听也是,以后自己写游记的时候还可以让周康石来补充,毕竟两个人的角度总比一个人强。</p>

年前一直在下雨,周康石就呆在别院里跟徐霞客学习,练练繁体字,听老徐讲他在以前游历的趣闻和与江南一些文士交往的逸事。而周康石也会多讲一些南洋和西洋的故事,很多都是改编的。</p>

而陆伯恒也来找过自己两次,跟周康石聊天,他很喜欢听西洋和南洋的故事。毕竟异样的域外风情与中土是那么的不同,很是吸引他这个年龄的大男孩(虽然刚加了冠,但放在二十一世纪,才十九岁,当然是男孩了)的。过完年后也一直在下雨,不过对于刚刚拜师的周康石来,外面的天气影响不了自己的好心情。</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