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节 舒城(2 / 2)

加入书签

钱谦益的字,士林应该大多认识吧,所以周康石一直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招牌带在身上,现在正好派上用场。</p>

胡翰林看了钱谦益的字后,对周康石的身份基本确认了,于是命令民兵把城门打开放周康石一行人进来。</p>

进城后,周康石才发现这个老者胡守恒竟然是本县的主事人。因为舒城靠近西边大别山,而大别山自从崇祯七年以后,就是陕西流贼经常光顾的地方,战事不利就躲进大别山休整,以待休整好后卷土重来。而且,这几年左革五营就长驻此地,跟官府谈了打,打了再谈,经常出来洗劫个县城什么的,可苦了这附近的县官了。所以很多知县都弃职逃跑了,朝廷派来赴任的也不敢来。结果舒城县已经两年没有县官了。</p>

没有县官,乡绅只好自己组织民兵来守城了,一方面对抗左革五营的劫掠,另外如有可能就抗拒一些官兵的横征暴敛。总之,现在的舒城就是个三不管的地,也是人人都想来抢劫一番的对象。胡守恒因为是本城作官做得最的乡绅,所以被推举来带领大家招募民壮来守城。</p>

“胡先生真是敢担当啊,一个文臣来干武将的事情,晚辈佩服啊。”周康石听了胡守恒的明,由衷的赞叹道。</p>

“老夫这也是没有办法啊,一把年纪还出来担当,还不是保家为国嘛。先保家再为国,这些陕西流贼都是一些杀人不眨眼的强人,如果被他们攻破了县城,全县的男女老幼都要遭殃。”胡守恒苦笑道。</p>

老家伙的在理,他可不是什么高风亮洁的圣人,其实就是保家。老胡家财万贯,是农民军的重打击对象,一般来,这些陕西“义军”们对这样的乡绅基本没有好感,逮住就是一个字:死。所以乡绅们对这些流贼怕的要命,朝廷靠不住,只有靠自己了。</p>

虽然对流贼防范严密,但是第二天周康石发现舒城县并不萧条,比湖广的一些县城甚至还要繁华一,各种货品基本都有,自己的补给完全没有问题。</p>

晚上,胡守恒在家里宴请周康石,怎么周康石也跟钱谦益有关系,而且本身也有文章流传,而且生意做得这么大,大也是个人物。</p>

而周康石去赴宴,就拿了一件兰绒大衣送给了老胡,作为答谢。对于周康石要北上看望恩师的好友,胡翰林非常的欣赏,并表示路上不好走,听献贼正在河南收编左革五营,准备南下呢,前路实在是凶险啊。</p>

胡翰林家里是个四进的大院,有数十间房子,还有桥流水。他不是个翰林吗?怎么这么有钱?看来他也是个大贪官,不过自己还没有见过不贪的官呢。老胡对周康石没有带虫草来有些失望,那东西好啊,可惜自己这段时间要防备西边的土匪,忙得顾不上去江南买虫草,结果等自己想起来再去的时候,已经卖光了,还是朋友送了自己几斤。没有想到虫草的市场容量如此之大,明朝对补肾的草药需求还真多啊。于是周康石答应明年一定送个几十斤到舒城来孝敬老先生,心里却在嘀咕,老家伙应该年近古稀了,真不知道还有没有房事能力。</p>

就在周康石休息了两天后,准备明天出发向北去凤阳了。听周康石要走,胡翰林特地设了个饯行宴。</p>

“来来,周贤侄,老夫再敬你一杯,你的这些弟兄们怎么也不过来啊,我可是准备了很多饭菜招待他们哦。”胡翰林问道。</p>

“好了,他们已经过来了。”周康石回答道。</p>

“怎么才来了五十多位兄弟啊?”胡翰林问道。</p>

“另外还有六个身体有些不适,需要休养,郎中要吃清淡的,不能来赴宴。”周康石淡淡的回答。</p>

胡翰林一听,六个人没有太大的问题,自己的民兵能对付。</p>

就在众人吃的正酣的时候,胡翰林借口解出去了,不一会他带着好两百个民壮从后院出来,把周康石他们包围起来了。</p>

“拿下。”老胡大喝一声,民壮们就向周康石他们冲过来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