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节 收获(2 / 2)

加入书签

“暹罗大米五千石,此米饱满粒大清香,还很便宜,只要九钱银子一石。另外在真腊和安南也采购了一千石大米,质量虽然不如暹罗米,价格却要一两银子一石。”一两银子一石,价格还是很便宜。由于前两年大旱蝗灾,粮食锐减,国内现在的米价是二两六钱银子一石,等到下半年估计可以回落到二两银子一石甚至更低,因为今年受灾不严重,但这个价格还是比东南亚的米价高一倍。</p>

“很好,以后每次到南洋去,都要有一半舱位装粮食回来,这个规矩不可更改。除了大米,还有什么?”周康石继续问道。</p>

“象牙九十担,每担成本价是五十两银子。胡椒一千六百担,每担十五两银子。另外还有苏木、兽皮、锡、燕窝等等。总之,采购这些花了咱们三十一万两银子。”吴来瑞很称职,特地从口袋里找出一张纸条念道。</p>

“那咱们卖出去的东西又有多少银子?”周康石问道,进口的价值三十多万两银子,回来除了大米要储备外,其余的可以以翻倍的价格销售出去。</p>

“白糖三十七万斤,平均卖了五钱五分银子一斤;茶叶七万斤,五钱银子一斤;麝香五百斤,十二两银子一斤;虫草三千斤,每斤卖了五十两银子;还有一些其他东西,所有加起来一共卖出了四十万两银子,在路上花费了六万多两,所以还节余两万两。”吴来瑞有掏出了一张纸念道,看来他是掌握了周康石的特,喜欢用数字话。</p>

不错,自己在广西等地采购的货物的成本比在南洋卖出的价格至少要低一倍(虫草和麝香不只一倍,但其他东西则没有一倍),而自己要在大明销售的进口货物价格比成本又高不知一倍,所以一进一出,自己这次要赚他个五十万两(出口赚二十万两,进口预期赚三十万两),这个生意还是很划得来的。</p>

“很好,不过还有一个任务,不知道你完成了没有?”</p>

“老爷的是找英国人是吧?属下有负重托,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大城以及缅甸都有办事处,但是后来因为竞争不过荷兰人,已经撤离了十几年了。不过他们偶尔也有商人到南洋各国来做生意,只不过没有规律,并且做地不太大。所以那六千斤红茶的还是卖给了当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吴来瑞有些惭愧。</p>

原来英国人已经撤离了中南半岛,这倒让自己有些意外。</p>

见周康石情绪有些低落,吴来瑞又开口了:“老爷,虽然这次我急着回国没有跟英国人接上头。不过我在大城结交了几个华人好友,他们答应等英国人今年到了大城,一定把我留在大城的红茶样品交给英国人。如果英国人感兴趣的话,就留到年底等我们,或者直接到钦州来找我们。”</p>

“这么来,你没有在大城留下咱们的人?”周康石有些不满,不在当地设个办事处,最起码也要留下一个人常驻啊。</p>

“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没有带来大明商人都要带的生丝和丝织品,不跟华商竞争,所以当地华人对咱们都不错,我就在当地招募了几个华人替咱们做事,肯定信得过。而咱们这些水手中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大家也不愿意呆在当地,所以就没有留人在那里。”</p>

“还是我考虑不周,不能怪你。年底再出海的时候,我找个掌柜的跟你去,以后他就在大城设个办事处,负责联络事宜。”周康石安慰道。看来自己靠红茶赚大钱最起码要延后一年了,不过也没有什么,自己暂时不差钱。</p>

------------------------------</p>

现在应该不超重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