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节 襄阳(2 / 2)

加入书签

</p>

“我也是这样想的。你现在给这些织工多少的工钱,估计今年能赚多少钱?”周康石需要对自己的产业了解评估一下。</p>

“从兰州和西安过来的熟练织工给了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月钱二两。新织工月钱五百文,勤劳的给一两银子。今年能产出大概价值四万多两银子。”</p>

办这个实业确实不赚钱,一千多人的大工厂才四万两银子的年产量,估计也就赚两万两银子,不但跟海贸无法比,对比一般的实业也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这个实业一定要办下去。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事事都以赚大钱为目的。</p>

刘嘉生虽然在建昌建了不少房子,但要安置这五百多户流民却是不可能的。幸好现在是八月份,建昌的雨季已经过去了,而天气也不冷,有帐篷还能凑合一两个月。反正这些流民可以自己动手在刘嘉生的安排下把房子建好,然后就可以开垦荒地了。</p>

“丁大人,来尝尝这种南洋特产的燕窝,十分的滋补啊。弟我知道你爱这一口,特地多留了一大份,足够你吃上两个月了。”周康石现在大模大样的坐在四川行都司衙门丁运选的家里。燕窝这东西是印度尼西亚(当时分为好几个国家)特产,据中国人吃燕窝的历史是从郑和开始的。一个太监为了中国人的补肾事业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真是绝妙的讽刺。燕窝大概在十七世纪三四十年代也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所以吴来瑞就采购了十几担回来。这次到建昌来,投靠自己的建昌军官们都得到了十多斤这种好东西。</p>

“多谢周老弟了,不知犬子现在在钦州过的怎么样了?”丁运选现在对周康石已经没有脾气了,儿子在他手里不,建昌现在也已经成了他的势力范围,光是那个一千多人的毛褐作坊已经给建昌城的军官和百姓带来了不少好处,工钱是当地最高。人人都在称颂周康石,都他是大菩萨。当然这也有周康石雇佣的鼓吹手在宣扬周的功德,这个鼓吹手就是青龙寺的住持,西印度公司一年就施舍了三百两银子的香火钱,住持当然要为周康石好话了。</p>

“令郎可是非常的聪明,现在在我办的学校上学。学校可是我请了不少大儒教授,学正大人都我学校的教授。另外,考虑到大人是武将,我还给他们设置了骑马等体育课程。你放心好了,令郎一定能成为文武双全的大人物。你们建昌这些大人们的公子们,我可是花了很多功夫。”周康石大言不惭道,不过也自己也确实稍微照顾了他们。</p>

“如此就好,可有家信?”老丁问道。</p>

“有,这不给你带来了嘛。令郎才十岁,就可写家书,实在是神童啊。”周康石掏出了他儿子写的信。</p>

老丁把儿子的信看了又看,偷偷落了几滴眼泪,还得感谢周康石帮他教育儿子,真后悔当初看了周康石,现在受制于人。不过话回来,周康石在建昌的这一年半势力的发展,对建昌本地很有民众生活的改善有很大的贡献,就连自己也得到了不少好处。</p>

当初要是宰了周康石,自己也能打造一支强军,不过可能效果还没有周康石明显,因为自己在生意上明显不如周康石,没有源源不断银子的注入,强军也强不到哪里去。自己怎么也不会想到建一个毛褐作坊来造福乡里,我丁运选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周康石啊,他不愧是大名士的学生啊。</p>

所以丁运选现在已经认命了,毕竟现在再向周康石叫板,那就是找死。周康石现在在建昌可是有一千多jīng锐骑兵,大多是番人组成,骑shè无双,而且还有杨起泰、周双桥、安禄祈等中高级军官的支持,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资本了。</p>

周康石在建昌呆了半个多月,又要准备离开了。现在从武昌传来了消息,自己的毛褐已经得到了左良玉的认可,老左认为自己的毛褐既保暖价格又公道,比棉衣好。所以就准备先从钦州商行订购五百匹,给自己的亲兵千人做军服防寒。</p>

能跟左良玉拉上关系,明钦州商行武昌分店的顾掌柜还是很有手段的。不过左良玉此人其实是披着官衣的土匪,经常劫掠地方,这次希望不要打自己的主意。不过老左好象跟东林党有比较深的根源,侯恂(侯方域之父)就是他的恩人。而我周康石也是跟东林党有一些瓜葛,还经常把钱谦益的字拿出来招摇,想必现在老左也要给自己一个面子,不要不付钱。</p>

但是,左良玉此人贪婪成xìng,不可不防。所以周康石从周明的jīng锐骑兵中抽调了四百人,七百匹马,驮运五百匹布向湖广的左良玉驻地------襄阳飞奔而去。</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