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节 左良玉(2 / 2)

加入书签

“是冬衣毛料?是棉衣还是皮衣?”贾万策二十郎当岁,现在已经跟周康石很谈得来了。</p>

“太老土了吧,都不是。是毛褐,知道吗?”周康石完就找了一匹送给他,让他看个够。</p>

贾是杭州人,虽然见多识广,但出生地杭州和驻守地荆州都不是寒冷之地,虽然听过也见过毛褐,但却没有穿过,所以对这匹毛褐看了又看,啧啧称奇。</p>

“周兄,这个毛褐我记得只有在陕西才有的啊,毕竟那地方地处西北,羊毛多。如果是你从陕西买来的,那你也赚不了多少钱啊。不过这个毛褐质量确实好,既暖和,还轻便,质量上乘啊。”贾万策问道。</p>

“贾兄啊,这个毛褐不是陕西产的,现在陕西那么乱,道路也不靖,我怎么可能到陕西去做二到贩子呢。”周康石觉得贾确实头脑灵活,一看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p>

“那周兄这个毛褐是在哪里搞来的呢,总不会是你自己生产的吧?”</p>

“还真让你猜对了,这就是我自己开办作坊生产的.怎么样,比陕西的毛褐要好的多吧?”周康石洋洋得意的道.</p>

“怎么可能,你在钦州,那可是南方,应该没有很多羊毛的啊。”贾万策很是吃惊.</p>

“天下并不只有西北才有羊毛啊,在西南也有啊.我就是在四川建昌建的毛褐作坊的,当地罗倮人和西边大明的藩属羌藏都有很多羊毛的.足够自己建一个上千人的毛褐作坊了.”周康石没有把康区蒙古人算上,毕竟贾是军官,不方面什么事情都给他听.</p>

“可是我记得毛褐只有在西北才会有织工才会制作出来啊,你在建昌没有织机和织工也做不出来啊,光有羊毛有什么用.你不要你从陕西请来织工到建昌吧?”贾还真是个好奇宝宝,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p>

“还真让你猜到了,我建这个毛褐作坊也是出于偶然.前年的时候,我的好友丁运选升任四川行都司指挥使,就邀请我去建昌游玩,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最喜欢跑了,不然也遇不到恩师霞客先生了.听建昌是个好地方,冬暖夏凉,所以就建昌瞧瞧.没有想到在会理救了一个兰州毛褐作坊的老板,他是被李自成在兰州城外掳掠到汉中的,后来逃脱到了建昌卫.我想他既然投靠了我,就要人尽其材啊,他对毛褐织造全部流程都在行,加上建昌羊毛很多,所以就看到了商机,决定在建昌让他给我织造毛褐,还真成了.”周康石把故事稍微改编了一下,丁运选成了自己的忘年交,便宜他了.</p>

这半真半假的话已经把贾万策哄过去了,哎,刚才自己还认为他很聪明啊,现在却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看来贾还是缺乏生活阅历啊。</p>

进了荆州城后,周康石还受到了知府大人的接见,知府还特意要求见一见钱谦益的墨宝,看来他也是钱谦益的粉丝了。见到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大字,赵知府感叹了起来:”钱牧斋的字自不必了,天下大家。可是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的意境确实很好,简明而励志,不知道是出自哪位才俊之口啊?”</p>

“才俊不敢当,正是子自己想的,请钱牧斋把它写下来,时刻jǐng醒自己,一定要学习。”周康石大言不惭的道。</p>

“原来是周老弟啊,能想出这样好词句的不愧是江南大名士的学生。周老弟确实是才俊啊,论文,也有文章流传于世,一篇《长江探源考》风靡整个南中国;论武,能把这么多骑兵整齐的带好,不输名将;论商,钦州商行的虫草行销好几个省。”赵知府暗笑,现在自己狂夸这子,只是想把这个瘟神早rì送走,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跟左良玉扯上关系,自己都没有好感,不能得罪在,只要送走。</p>

在赵知府的安排下,周康石只在荆州呆了一天,马上带着毛褐向襄阳赶去,终于在十月初一rì到了左良玉的大营.</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