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街市与朝堂(2 / 2)

加入书签

张甫一把扯住,摇了摇头,赵玺的脸色愈发不好看了。

原本一干武勋就极力反对这项决策,在赵玺心里边留了跟刺,要是木仓再出点事儿,以后就别想再领兵了,先前不计较木仓的失利,就是为了缓和和武勋的关系,也免得文官压了武官,导致失衡。

不过,若是还有人不识趣,赵玺也就不可、也不能客气了事了。

这赵国,都在吃着他们赵家的饭!

尚书令王璨出来打圆场,顺带提了一嘴最后那个监生的问题,说道:“此事还是拖着吧,国子监乃是国之重器,不可轻忽,待到尘埃落定,再出面拒绝就是了。”

王璨一开口,附和的声音就多了,顿时一片叫好。

胡延寿皱眉道:“这般行事,有失国统。”

兵部尚书宋本禹低垂着头,像是一尊菩萨,宋本章不经意见到后,立马转过了眼神。

顿时,朝堂又嘈杂了起来。

赵玺藏着眼底的讥笑,等渐渐平息下来后,下了决断:“自小由名师启蒙,家学渊源就不消说了,若是如此都比不得一帮蛮夷子弟,以后就别再我面前吹嘘什么本朝俊杰,我赵国丢不起这个人!这事定下了,给他们三十个名额,但是那点东西不够,告诉他们,朕的一个监生名额不是坊市里的破烂!牛三百头、羊千只,这是朕的底线。礼部着手安排,到时候宋卿在幸苦一趟。”

皇帝发生,顿时大殿里就剩下了他一个人的讲话声音。

“年后,发榜文昭告天下。既然此事由宰司李安上建,不可抹了其功劳,让人寒心……”

宋本章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木然听着,这位老友是真的不可能回来了,他成了陛下的替罪羊,也是满朝文官的替罪羊,谁敢让他回来?

……

散朝后,宋本章落在最后,隐隐约约见到了一道身影,中年模样,有书卷气,正参扶着自家的老丈人下白玉阶梯。

偶尔有人小声嘀咕,对他指指点点,他也当作没看见。

宋本章不禁想到了在凉州遇到的少年,他和李亭之真的一点都不像啊,倒真是像极了他爷爷,这样想会不会觉着安慰一些。

宋本章假假地笑了一下,发现没用,前面故意放缓脚步,等着他上前好套近乎的官僚不少,没奈何,挺了挺腰杆走了上去。

好歹把老家伙交代的最后一件事做了,也算是问心无愧,到时候进了黄泉,也敢上门讨一杯酒水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