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卫的人品(2 / 2)

加入书签

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吃什么吃什么,闲了就去钓钓鱼、踢踢球,顺便检查下教学质量,关心下学生们的生活和洗脑进度,再有就是收银子、花银子、数银票、记记账、听听各种工作汇报,人五人六的指导下各项工作方向,这简直就是天上人间啊。如果要能一直这样过下去,刘芾也不想再搞什么工业啊、军事啊,但是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年,刘芾心里却清楚,好日子没几年了,中日甲午战争离得不远了,清朝战败,紧接着就是台湾被日本占领了,到时候日本人肯定不会像自己便宜老爹一样对自己不管不顾,别说啥药片、煤矿和金矿,就是能不能开着自己的渔船逃跑都是一个问题。每当想起这些,都让身处世外桃源一般的刘芾噩梦连连,看来混吃等死也是一个很难很要求人品的技术活啊。</p>

抱怨归抱怨,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刘芾没打算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历史的进程,至少现在改不了,能在历史的狂流之中保住自身利益就很不错了。不过要想保住自己的美好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靠人品是靠不住的,何况自己人品并不太高。</p>

如何提高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很耗时间。假设大卫能在欧洲顺利实施计划,那么明年,刘芾所需的设备就会源源不断的运来台湾,这些设备都是刘芾计划开办的钢铁厂、炼油厂、机械厂、电厂、造船厂、化工厂的基础,没有这些东西,就造不出武器,就没法自保。</p>

就在刘芾怡然自得间歇惶惶不可终日并发症愈演愈烈的当口,1886年9月,大卫.沃伯格先生终于从欧洲拍来了电报,电报是刘铭传转给刘芾的,上面只有一行英文字:完美的药,计划顺利进行,照顾好我儿子,大卫。</p>

翻来覆去的看完电报,刘芾差点当着老爹骂出京骂来,您都完美的药了,肯定没少挣啊,就不能多说点详细情况,一共17个字,还有尼玛三分之一是说你儿子的,如果不是有计划顺利进行这条垫底,刘芾肯定会让刘福的儿媳妇给那个小大卫断粮,让Y的完美。</p>

生气归生气,不过前景还是美好的,至少大卫还需要他的儿子,没卷着刘芾的药跑路,人要知足,这要是在当今社会,别说是一个屁大点的儿子了,就是上有80岁老母,下有刚出生的龙凤胎,估计也得有多一半人认钱不认人。</p>

俗话说,双喜临门,这边大卫的电报刚报完欧洲的喜讯,这边就又有两件好事找上门来。首先是探金矿的手下回来的3队人,一队在金瓜石(当时还没这个名字,当时叫五号寮,因为那个村子只有5户窝棚)附近发现了一个金矿脉,矿脉很大,探矿的老乡也不知道具体储量。另一对人在距离金瓜石不远的九份地区也发现了一个金银混生矿脉,储量也不小,而且品味很高;第三队人没有找到大的金矿脉,而是在金瓜石金矿脉的旁边,发现了一个铜矿脉,伴生着少量的金银。</p>

刘芾乐的嘴都合不上了,立刻发奖金,每人200两,这边还没完事,从广州又发来电报,开采煤矿的人也找到了,是一家4口,祖辈都在河南经营煤矿,由于官府眼红,串通矿上的合伙人,安了一个罪名,就给整破产了,一家人在家乡混不下去了,赶紧收拾点细软跑路,半路上,老爹连气带吓带累,就得了病,花了不少钱,也没治好,眼看着病情越来越重。听人说广州有仙药,能救人一命,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就带着老爹杀过来了。可惜老天爷专饿瞎眼的鸟,到了广州刚住下就被偷了行李,买药的救命钱一下全没了,两个儿子没辙,背着老爹就跪在了大药房门口,打算求装柜的行行好,救他爹一命,结果还没等哭诉呢,二儿子眼神好,就看到药房门上贴的招聘启事了,定睛看完,蹭就窜起来了,也不哀求了,直接找到掌柜的,说明了情况,应聘这个差事了。不过有个条件,先给他爹吃药,病情好转,他们一家4口就立刻动身来台湾。</p>

掌柜的不敢做主,赶紧发电报回来请示,刘芾一看,批了,回电广州药房:药吃多少有多少,人赶紧来台湾,这边煤矿等着他们开张呢。(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