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刘芾的计划(2 / 2)

加入书签

潜艇和*快艇都需要有一颗强力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刘芾问过大卫,其实这个时代至少法国已经有潜艇了,不过水上和水下速度太慢,就几节,是打也追不上别人,逃也跑不过别人,在水下持续时间还短,再加上*也不给力,好像就能打几百米,打上还不一定能爆炸。就是这些缺点,使得潜艇这个玩意不被各国海军看好。</p>

不过刘芾有信心弥补这些缺点,那么刘芾的信心从哪里来的呢?难道他懂潜艇?懂个P,除了电影里和网上,他连真潜艇都没见过。大家可能都忘了,刘芾是开着啥穿越过来的,对,就是那条渔船。首先,这个时代的潜艇为啥跑的慢,吨位小?那是因为还没有发明柴油机。</p>

当初大卫曾经问过刘芾,他的船为啥不用人烧锅炉,一个人就能开动,刘芾仔细询问了远东舰队的船只情况,据大卫所了解的,各国还没有纯烧油的船,一般大型船只都是用蒸汽锅炉,是烧煤的。</p>

柴油机,尤其是这种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就是潜艇的心脏,只要能仿制成功,潜艇就会焕发青春。而陪着刘芾一起穿越过来的船虽然是条渔船,但是刘芾看过渔船的说明书,那是一条远洋渔船。不仅配备了大功率的柴油机组,还有各种远洋配套设施,船舱里更有不少摩托车和汽车,对于研制出一款远超这个时代的船用柴油机,不能说是轻而易举,也可以说就是山寨的难度高低而已。</p>

还有就是水下持续时间问题了,这个时代的潜艇水下时间不长是因为水下需要氧气,而通气管技术还没发明,再有就是电池技术不成,电动机技术也不成。而这些问题靠仿制渔船上的设备都能解决,渔船也有电池组,渔船也有大小各种电动机。</p>

再说*问题,潜艇没有好*,就等于枪没有子弹。刘芾不太懂*,不过大概知道就是一个动力装置推着一个大*跑,还是离不开动力。</p>

最后,刘芾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这是渔船上那本《舰船知识》上的文章给刘芾的灵感。书上说美国在二战时期在日本港口扔了好几万颗*,炸沉了日本几百条船。虽然刘芾不懂*,但是大概也能看出来,这个*比潜艇、快艇和*都容易制造多了。</p>

有了潜艇、*快艇、*这三种武器,刘芾觉得守住台湾这块基地,应该还是有可能的。台湾是个岛,不管你谁来,总得坐船来吧,只要能打沉你总够多的船,那不管你陆军多强大,训练多刻苦,战斗力多恐怖,上不来陆地,能奈我何?</p>

刘芾再三的推敲了自己的保命计划,觉得逻辑还算合理,从经济上、科技上都能解决,就是时间不知道够不够了,旅游手册的台湾景点介绍上,介绍金瓜石金矿的时候有一句“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在1895年割让给日本。。。。。。”也就是说,最晚1895年之前,要造好足够数量的潜艇、快艇和*,还要培训足够数量的船员、储备足够数量的资源,准备打一场持久战。(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