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2 / 2)

加入书签

虽然是演习,但是从母舰编队到飞机的起降,都是按照战时的标准执行的,所以刘芾看得很是过瘾,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甲板上20多架鱼雷攻击机一起发动起来,等待着依次进入跑道起飞。那轰鸣的发动机和螺旋桨切割气流的声音,仿佛能让人进入一种非常亢奋的境界,如果不是内务部的安保人员死活拉着刘芾不放手,这位联邦总统肯定会登上一架双座侦察机,去跟着鱼雷攻击机编队飞一圈。</p>

在经过内务部安保人员的提醒之后,内文斯舰长也不敢再诱惑这位总统去看啥演习了,只能带着刘芾再继续参观母舰上的一些特殊设施。在天王级飞机母舰上,联邦的诸多领先科技都得以体现,比如说雷达和电子管和机械并存的模拟计算机。</p>

说起雷达,很多人就会想到电影中那种在屏幕上清楚的显示对方位置、行动方向、速度、体积大小甚至大致轮廓的先进仪器,不过,这个时期的雷达还没有那么全面,它只是一个利用固定的天线,在固定的间隔上,向四周发shèshè频脉冲,并把接受到的回波放大,在示波器的CRT上显示出来,供雷达cāo作员识别目标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的简单电子仪器。</p>

说是简单,但是这个玩意联邦zhèng fǔ的研究所从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一直到了现在,才算可以勉强投入实用。由于当代科技的相对落后,虽然联邦研究所利用同刘芾一起穿越过来的渔船上的诸多电子设备,很快就仿制出来了电子管,但是很多材料和设备都需要从头开始研制,很是费工费时。其实雷达的样品很早就出现在了研究所的秘密工厂中,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CRT显示器来显示经过放大的回波图像,使得这种高科技的雷达成为了一个只能靠耳朵听的摆设。</p>

随着CRT显示器的技术不断完善,在2年前,雷达这个被封存了好几年的先进设备得以焕发青,在经过多次改进和调试之后,减小了体积、降低了电耗和发热量、增加了分辨率和探测距离,终于成为了一件能够实用的高科技装备。</p>

光有了雷达还不成,它传回来的实时数据量太多庞大,光靠人脑人手去计算,永远都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值,于是,另一种研究了多年的设备又被请出了研究所,经过改进,成为了雷达的得力助手,那就是计算机。</p>

其实计算机这个东西,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存在了,不过不是我们后世中见到的电子计算机,而是手摇的机械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利用穿孔卡来存储数据,在19世纪末就已经把cāo作位数提高到了40位。在20世纪初,这种计算机被广泛的用于金融、预算、人口普查等方面,成功的解决了人脑人手运算速度过慢的问题。</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