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国防(三)(2 / 2)

加入书签

当初刘芾凭借着自己对核物理的一知半解,给这些研究人员们定下了研究方向,按照刘芾的描述,如果这些项目研究出成果,那么在不远的将来,联邦政府会使用他们研究出来的可控核裂变技术,在发电、船舶制造等领域取得很大的发展,核电站、核动力大型船只将会首先出现,而一块几公斤重的核原料,就可以代替成千上万吨煤炭和石油,那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现。</p>

虽然刘芾很无耻的没有告诉这些研究人员他打算最先用他们的研究成果造成武器去威胁全世界,但是这些对科学探索未知领域有着无比坚定信念的人们,不管是生活条件的局限性还是家庭成员的埋怨,都可以无视,只要你能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研究环境、充足的研究经费、先进的研究器材,那么他们就会像一个执着的疯子,不管如何枯燥、如何繁琐,也不管研究成果到底会对世界有什么危害,只管尽情的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中埋头前进。</p>

由于南海联邦境内的铀矿储量非常少,只有在加里曼丹岛西部、邦加岛和勿里洞岛上有少量发现,而且开采不易,产量非常少,还不足以满足“45”研究所的所有试验用量。而这个时期,世界各国对于铀矿的开采量都不大,很多国家发现了铀矿,但是别没有意识到这种放射性矿物有什么用,并没有开采,所以,即使有大卫和施耐德的公司在帮助刘芾从世界范围内收购铀矿,但是数量也非常小。</p>

不过,随着南太平洋石油矿业公司拿下了澳大利亚的铁矿,这种缺少铀矿的日子就快一去不复返了。澳大利亚这块不毛之地上,不仅有着储量惊人的高品位铁矿,还是日后世界3大铀矿出口国之一。而在施耐德买下的区域中,已经发现了一块铀矿床,储量估计有几千吨,如果可以正常开采的话,年开采量也在几十吨左右,远远超出了“45”研究所的试验用量。</p>

在发生在1920年中的英美南之间的海战之后,虽然参战几方都出于不同的原因在战后相互签订了停战协议并且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但是英美等国对于南海联邦这个在亚洲迅速崛起而且已经脱离了他们控制的国家非常忌惮。</p>

虽然南海联邦在战后只是忙于国内建设和迁都,并没有继续扩大势力的动向,也没有打算试图去控制周边的一些国家,但是有一个不受控制而且还很强大的国家存在在亚洲,还控制着重要的马六甲水道,对英国、美国和欧洲列强来说,再想把亚洲拦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并依靠武力掠夺亚洲国家的财富就非常之困难了。</p>

因为南海联邦不会允许各国的海上武装靠近自己的国家,更不会眼看着别人在自己的家门口耀武扬威。而作为一个亚洲大国,南海联邦的军事、经济都难免会向它的周围国家辐射,并且影响周边国家的发展和政局,从长远来看,如果不遏制南海联邦的发展速度,那么在亚洲这块宝地上,欧美列强可以占便宜的机会就没有了。</p>

如果光靠经济手段的话,欧美各国都没有把握能压制住南海联邦这个地头蛇。首先,在占领了马来半岛之后,马六甲海峡已经全部落入了南海联邦的手中,从运输成本上,印度大陆上的各种物资想运往东亚的话,就已经没有了成本的优势。南海联邦的国土上盛产白糖、香料、木材、稻米、棉麻等物,和英属印度和美国的出产物基本相同,而且联邦在加工、运输环节上,比英属印度和美国的技术还要高一些,在这些货物的贸易上,英美等国丝毫占不到一点便宜。(。。)</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