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崩盘(2 / 2)

加入书签

电梯一直开到了顶楼,皮尔斯推开铁门,一阵温热的风迎面扑来,他用留恋的眼神左右上下的打量着周围的景色,纽约的夜色真的不错,霓虹灯、街灯、车灯,酒吧、商场、电影院,可是皮尔斯觉得这一切都离自己远去了。</p>

</p>

这场股市灾难一直延续到了圣诞节,结果股市在节前稍微反弹了一下,然后又像是说了句“逗你玩”一样,掉头又向下跌去,到了1929年底,道琼斯指数跌破了200点,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之前的262美元跌到了每股97美元,大卫的山德鲁电器公司股价也由230美元跌到了130美元,而这些股票,曾经是美国繁荣的象征。</p>

可能大家不理解为什么买股票会破产,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大部分老百姓都是用闲钱在投资股票市场,即使是股价下跌,也只能是影响了大部分老百姓的存款而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p>

这个问题就要从当时美国普遍存在的分期付款方式说起了,这种“现在买、以后付”的理念不止在房地产、电器、汽车等产业盛行,而且还慢慢传染到了股票市场。在当时,人们对股票市场上的牛市很有信心,他们往往是采用一种叫做“接待买进”的方式来购买股票,这种“接待买进”方式只要求投资人仅仅投入少部分钱,剩余的部分由他们的经纪人来搞定,而在当时的美国股票市场上,90%以上的股票买进,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p>

更可怕的是,当时的“借贷买进”方式并没有规定每个人可以借多少钱,这就助长了人们的投机心理和贪婪的**,很多人都借贷了巨额来购买股票。借钱的人多了,而且利息非常可观,于是美国的几千家银行都开展了这种业务,在1925年,放贷给股票市场已经成为了美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借贷出去的每1美元中,就有40美分是用来购买股票的。</p>

巨额的借贷款流入了股市,推动了股票价格的继续上扬,1928年一年,美国的股市整体上涨了50%,很多人都赚得盆满钵满,于是更多的人采用借贷的方式冲进了股市。</p>

当这些业余投资者拿着借来的钱满怀期待一头扎进股市时,他们并不知道华尔街的那些金融大鳄们具体是如何运作这个股市的。由于当时的美国政府对股市的监管极少,市场就成为了股市中的法律,内部交易盛行,而且根本没人去揭发。这在以前华尔街还很小很沉默的时候,影响还不大。但是当更多的人把钱投入股市之后,这种现象就变得很有所谓了。</p>

这个时代的股票市场极不公平也不民主,它就像一个大赌场,被职业投资人操控着,当普通老百姓用他们的毕生积蓄进来赌博时,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们根本就没有胜算。像约瑟夫.肯尼迪这样的人,并非是靠选对了股票而发财的,事实上他和他这样的人正在把这些天真的小额投资者的钱,通过股市而兑换成他们自己的现金。</p>

这个金融游戏一直玩到了1929年夏天,一部分专业投资者意识到了股价很可能被高估了,开始逐步从股市中抽出资金,准备推出这个游戏。而约瑟夫.肯尼迪这位大投资人也在私下里表示:如果擦鞋童对股市的了解和我一样多的话,那我想我就该退出了。</p>

其实在这时胡佛总统已经意识到了股市中的不稳定,他曾经向他的经济顾问、jp摩根的高级合伙人托马斯.w.拉蒙特去电专门询问过,得到的回答是:美国股市可以自我修正,不需要政府来干预股市,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这封备忘录让胡佛总统本来有些担忧的的心安定了下来,然而5天之后,股灾就爆发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