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危机中的各国(2 / 2)

加入书签

在危机发生之后,英国政府处理的也比较得当,他们先是竖起了贸易壁垒的挡箭牌,而且开始准备让英镑贬值并放弃金本位制,现在英国已经顾不上美国提倡的什么自由贸易制度了,正在全力减少自己国家受到的伤害,至于会不会影响其他国家,那就管不着了。</p>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法国,法国这个国家在欧洲一直很另类,和法国人一样,法国有着一股天生的傲气,它是谁也看不上,在法国人眼里:英国人不懂情调,连饭都做不好;比利时人和德国人呆头呆脑,无比刻板;美国人就是有钱的农民,一点文化都没有;而他们看得上眼的,只有他们自己,在法语中甚至专门有一个词来形容,就叫做“肚脐主义”,大概意思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妄自尊大。</p>

这种“肚脐主义”惹得邻国在对法国评价时基本都不会用好词,德国人说法国人“狂妄、草率且轻佻”、荷兰人以“焦躁、多嘴和肤浅”来形容法国人、西班牙人则认为法国人“高傲、冷漠、自负和无礼”、意大利人把法国人看作“势利、自大、好色、自我陶醉”、在希腊人眼里法国人“不易接近而且自私自利”。</p>

反正法国人的邻居们没一个喜欢他们的,比利时国内有这么一个笑话,“问:法国的公路上为何没有路灯。答:因为法国人把自己当做光明”,而德国人则更理智的看待法国人,德国人认为“要对法国人产生好感,最好离得越远越好,比如在大西洋的彼岸,甚至更远。”</p>

法国一直固执的抵御着英语的入侵,法国政府限制在法国国内英文刊物和报纸的发行量,所以在法国国内,会说英语的人并不多,甚至在政府机构中,想找个人用英语交流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中,很多人都会说三门以上的语言,所以在欧洲管会三门语言以上的人叫“三语人”,管会说两门外语的人叫“双语人”,对于只会说一门语言的人叫“法国人”!</p>

说了这么多法国人的性格,并不是要灌水,而是想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法国会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到较少的伤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法国太另类,太“肚脐主义”,所以法国的经济监管一直比较严格,且法国一直都不刁美国的什么自由贸易理论,而是奉行贸易保护政策。</p>

在一战结束之后,法国从德国人手中抢到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个两个煤矿产区,还把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殖民地收入了囊中,外加德国总共需要向法国赔偿的80多亿金马克战争赔款,法国的工业产值一直到了29年经济危机爆发还都是增速向上的,所以法国在经济危机的头一年,并没有受到冲击。</p>

但是随着受到经济危机祸害的各国都开始执行贸易保护政策,法国的工业产品出口量就直线下滑了,香水、服装、皮具、葡萄酒等产品都出现了滞销,这时候英镑又开始贬值,德国政府也停止赔付战争赔款,这一连串的打击让法国政府只高兴了一年多,就在30年底,也被拽下了经济危机的深渊。</p>

美国、南海联邦、英国、法国在这个时期里都是世界上的经济发展大国,就像是火车的车头,现在他们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了,那么跟在他们后面的那些小国、弱国不用问,一个都跑不掉,全得乖乖的为这场危机来买单。越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而那些没什么工业化程度的弱国,则幸运的躲过了这场灾难。(。。)</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