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难题(2 / 2)

加入书签

这个方案虽然最终解决了建造周期和建造数量的问题,但是在一些保密和技术泄露问题上却又存在了漏洞,不过刘芾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就算是技术泄露了出去,各国也不可能短期内掌握,而且为了加强保密程度,这次参加海军项目的所有私营造船厂都必须实行军管,并派驻内务部特工进行监督,最大程度的减小泄密的可能。</p>

解决完了海军的问题,还有空军和陆军的问题在等着刘芾,虽然这些问题不再向海军建造问题那样棘手和麻烦,但终归也是问题,就算不上报到刘芾这里,刘芾也不可能不去过问,这么多年的努力,就差这最后一步了,就算是累死,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偷懒。</p>

空军的主要问题就是并不在产能和建造周期上,而是在飞机型号的选定和生产数量上。在空军内部慢慢的分成了2派,一派是高空轰炸派,一派是抵近攻击派,这两派最开始只不过是飞行员之间的相互斗争,结果战争扩大化了,把飞机设计师和空军高级将领也给卷了进去,甚至连地勤人员也纷纷表明了自己的观点。</p>

这种争论不仅在空军中存在,而且还蔓延到了海军航空兵部队,他们倒不是争论什么高空轰炸和俯冲轰炸,而是争论对地方舰队的攻击到底是用鱼雷还是用俯冲轰炸机。支持鱼雷攻击的大多是老飞行员,他们很多人都是听着前一辈飞行员讲战斗故事成长起来的,受老一代飞行员的影响比较深。</p>

而支持俯冲轰炸的大多是新生代的飞行员,这些年轻人天生就叛逆,你越说那个好,他越不去干,非说另一种好,再加上他们的学历比老一代飞行员要高,所以对新技术和新事物接受的也快,对于联邦海军新装备的俯冲轰炸机,这些新飞行员都比较钟爱。</p>

不过在联邦的飞机设计人员看来,到底是鱼雷机好还是俯冲轰炸机好,这个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把这两种飞机给设计到一起去了,也就是说目前联邦海军装备的攻击机只有一种,它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有着更坚固的机身来应对高速俯冲,还机尾加装了空气减速板,以便能让飞机从高速俯冲状态中快速减速,完成投弹和拉起的动作。</p>

这种飞机装备了1500马力更为强大的新式液冷直列汽油发动机,使得飞行速度最高可达595公里,满载航程1700公里,作战半径500公里,机头装备了2挺19毫米机炮,备弹300发,另外可在机腹弹仓内携带一枚890公斤重的533毫米航空鱼雷或者3枚300公斤航弹、4枚250公斤航弹。</p>

这款飞机按照联邦海军的武器编号被命名为sbt-4,它采用了多种新技术,除了起落架可以收放之外,机腹的全封闭弹仓也可以降低飞机的阻力,起到节省燃油和加快飞行速度的作用,此外这款攻击机还加装了无线电对讲和机载雷达,这种小型扫描雷达不光可以发现10公里之外的空中目标和60公里之外的海上目标,还可以作为一种无线电辅助导航系统使用。</p>

与联邦海军的情况不同,联邦空军的争论集中在了俯冲轰炸机和水平轰炸机上,联邦的飞机设计人员这次不能打马虎眼把这两种飞机设计到一起了,因为这两种飞机实在是相差的太远了,3架俯冲轰炸机放一起也没一架高空水平轰炸机大,这怎么往一起凑呢。飞机设计师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就推到刘芾这里来了,因为在联邦飞机设计领域和空军中都流传着一个传说,那就是联邦飞机设计和空战方面,最高的权威不是设计师,也不是空军司令或者空军参谋部的那些参谋,而是联邦总统刘芾。</p>

既然深受空军爱戴,刘芾也就勉为其难的给联邦空军当一次裁判吧,刘芾最终给出的意见是两种飞机各有各的用途,但是就联邦本身而言,还是以水平轰炸机为主,因为联邦面对的敌人大多来自海上,在陆地战争中,联邦空军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至于登陆作战,可以由联邦海军的攻击机来完成掩护登陆部队的任务。(。。)</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