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译兵书 刘永义费心费神(1 / 2)

加入书签

 () 12rì上午,南海出版社的文社长来了,跟刘永义商量如何出版“少林武功秘笈”。</p>

四本“秘笈”的封面已经设计好了,封面大同异,最上面一行写着“少林武功秘笈之”,第二行写着秘笈的名字,正中是和尚练功的形象,左右两边由上至下分别写着“天下武功出少林”和“练习武功,抗rì救国”,最下面写着“南海出版社”。</p>

“不错不错,封面设计的不错。”刘永义一边看一边称赞。</p>

刘永义吩咐宋长吉。</p>

“去找李团长和刘连长,叫他们把写好的‘神功’、‘绝技’拿来。”</p>

宋长吉出去了。</p>

“文社长,刘伯承的序言已经帮你们写好了,你看怎么样。”刘永义把写好的序言交给了文清水。</p>

文清水接过序言看着。</p>

“不错,不错,写得不错,挺像这么回事。”文清水评价道。</p>

“还有,我认识江西省的副主席李源思,我给他写了一封信,求他帮我们推广‘少林武功秘笈’,这是写好的信,他应当愿意帮忙。”刘永义把信交给了文清水。</p>

“你认识李副主席?太好了,有李副主席帮忙,我们的‘少林武功秘笈’可以独霸江西了,我带上你的信去找他,我要在南昌搞一个‘少林武功秘笈’发布会,请李副主席出场。”文清水很高兴地接过了信。</p>

刘永义拿出了《易筋经》和《棍棒法》,他把这两本书递给了文清水。</p>

“这两本是正宗的‘少林武功秘笈’,用这两本来衬托《三十六神功》和《七十二绝技》,不过实话,这两本没多大作用,你们在发行时,一定要着重宣传《三十六神功》和《七十二绝技》,那两本里边的招式虽然不那么神奇,可那是真正对抗rì有用的东西。”</p>

“一定,一定着重宣传《三十六神功》和《七十二绝技》。”文清水接过了《易筋经》和《棍棒法》。</p>

李得田和刘黑子来了,拿来了刚刚写好的《三十六神功》和《七十二绝技》。</p>

文清水翻看着这两本书。</p>

“李团长和刘连长久经战阵,写出来的招式肯定是jīng华,肯定能把rì本鬼子打得鬼哭狼嚎,不过,为了让买书的人相信这些是少林武功,招式的名字要变一下,要沾少林气。”</p>

“的是,沾少林气,我们在少林武功秘笈里边找名字吧,把秘笈里的招式名字用到我们的书上。”刘永义提议道。</p>

“好,这个方法很好。”文清水表示赞成。</p>

刘永义把自己买来的少林武功秘笈拿了出来,百来本书在桌子上堆了一大堆。</p>

大家翻看着秘笈,把里边好听的招式名字一个一个拿出来,安到《三十六神功》和《七十二绝技》的招式上面。</p>

一直忙碌到中午,他们才把这件事情干完。</p>

刘永义很热情,他从桌上的少林武功秘笈中拿出三十本送给了文清水,还出钱请大家出去大吃了一顿。</p>

吃过饭后,刘永义拿出翻译好的《兵棋推演》,对译文进行最后的修正。</p>

在速成班的时候,刘永义和rì本教官酒井重义混得很熟,酒井重义告诉他,国外有一种棋——兵棋,这种兵棋可以逼真地模拟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情况,国外军事院校普遍设有《兵棋》课程,指挥官通过兵棋推演发现问题、寻找战机,他送了刘永义一副兵棋和一本rì文版的《兵棋推演》。</p>

刘永义粗通rì文,他把《兵棋推演》粗粗看了一遍,看完后对兵棋非常推崇。</p>

在红军学校学习的时候,刘永义向刘校长介绍了兵棋,他建议,在红军学校增加《兵棋》课程。</p>

刘校长不知道兵棋,听了刘永义的介绍后很感兴趣,让刘永义拿出兵棋现场演示一下。</p>

刘校长叫人拿来了漳州战役的作战计划,还叫来了十来个干部供刘永义调遣。</p>

刘永义指挥干部用白灰、石块、树枝等等模拟出了漳州的地形图。</p>

画好漳州的地形图后,刘永义又叫人在地形图上画六边形的格子,用六边形的格子填满了地形图。</p>

一切准备就绪,刘永义拿出了兵棋,他按照作战计划,把代表敌我部队的棋子放在相应的格子上。</p>

刘永义叫人搬来桌子,他站在桌子上,指挥干部移动棋子,模拟漳州战役的情况。</p>

这次推演很成功,通过推演,大家发现了作战计划中存在的很多问题。</p>

刘校长认为兵棋很有用,既可以用来发现问题,也可以用来寻找战机,他要求刘永义把《兵棋推演》翻译出来,供红军学校参考、使用,刘永义接下了这个任务。</p>

《兵棋推演》是一本很厚的书,里边介绍了两种兵棋:“严格式兵棋”和“zì yóu式兵棋”,两种兵棋都是德国人发明的,严格式兵棋规则很多,复杂难学,但非常严谨,基本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zì yóu式兵棋规则较少,简单易学,但不够严谨,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