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同盟国四巨头(1 / 2)

加入书签

 在日不落发出邀请通知后苏美、澳大利亚三国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同意了邀请,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日不落,澳大利亚将派遣飞机去接两国领袖。不过由于只有一架客机所以需要的时间长一点,斯大林表示自己可以坐澳大利亚的运输机。</p>

如今是时间为紧所以也不要的礼仪了,既然斯大林都不要面子了,罗斯福也和澳大利亚联系自己可以坐运输机。如此一来在一天的时间里他们就可以到达日不落,看到客机如此的抢手艾伯特在临走前让澳大利亚航空公司抓紧时间建造。</p>

如今澳大利亚皇家航空公司的速度是十五天左右就可以造一架客机,组装很快主要是零件们建造很慢。当天晚上11点多艾伯特第一个到了日不落,因为澳大利亚的是直飞而另外两架还要去接人所以慢了一些。</p>

不过在第二天凌晨4点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来了,同机前来的还有美国各媒体的记者。澳大利亚与苏联也带来了少量的记者,因为两国都属于中央集权宣传掌握在国家的手中,所以没有那么多的记者需要带。</p>

都到齐后日不落先安排三国领袖的住所,当然艾伯特算不上领袖。不过除了艾伯特,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都要求现在就开始商谈攻打德国事宜。既然两位都如此热心丘吉尔便答应了下来。</p>

四方坐下后丘吉尔说道:"我已经与澳大利亚国王商谈好了,由苏联进行全面反击而我们与澳大利亚美国各出兵0万。"听了丘吉尔的话斯大林表示没问题,而罗斯福则有不同意见:"为什么不多找些国家加入?比如荷兰.巴西等国家。我感觉我们的兵力并不充足。"</p>

不让其余国家参与这是丘吉尔与李睿商谈的结果,几国联合打败德国是一定的。添加了如此多的国家利益分配上就不好说了,尤其是澳大利亚有原子弹这可以保证澳大利亚与日不落获得最大的利益。</p>

而如果这一群国家都参加那么就不容易操作了,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得罪所有的国家。而美国与苏联不同他们本来就与澳大利亚有利益上的冲突,不怕再一次的得罪他们。美国也想到着这一点才提出这个问题。</p>

听到罗斯福的问题丘吉尔与艾伯特都没回答而是说道:"那我们每个国家都出100万士兵吧!"听了艾伯特的话罗斯福没话说了,如今美国的正规陆军才不到40万。日不落的陆军虽然也不多,但是日不落还有殖民地还有英联邦他们的临时征召能力还是很强的。</p>

所以日不落征召100万的正规军队还是很容易的,澳大利亚更不要说了不说亚盟仅仅是澳大利亚联邦凑足100万的正规军那是小意思。澳大利亚联邦与英联邦不同,澳大利亚能够掌控的住澳大利亚联邦。</p>

只要澳大利亚国王要求征兵,整个澳大利亚联邦没有一个国家敢说一个不字。看到罗斯福不说话艾伯特也不打算放过他:"那就每个国家80万军队吧!"看到澳大利亚的咄咄逼人罗斯福只能够答应了下来。</p>

反正又没说一定是正规军到时候派遣民兵或者预备役好了,如此三个国家各出兵80万就定了下来。三国的40万士兵算上苏联的00万红军对抗德国的400应该不是问题,毕竟德国的也不全是德国精锐。</p>

里面有很多都是仆从军以及新兵,其实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德国还有很多大的战争潜力。只要豁出去如今德国还能够在征召600万的新兵,不过他们不是澳大利亚的对手因为澳大利亚已经停止了供应德国粮食。</p>

而对于苏联的AK供应还在持续,二战中最大的利益者必是澳大利亚。因为澳大利亚的粮食与AK都是要求澳元交易,此时的澳大利亚已经代替了前世美国的角色。如今澳大利亚的存粮已经下去一大半了,军工厂也昼夜不停的生产自动步枪。</p>

相比这两样坦克装甲车的销售就要差很多了,不过比起其他国家还是强不少呢。这些坦克与装甲车都是澳大利亚军工厂建造的,与德国如今的坦克性能都差不多,但是相比红警基地出产的就要差很多了。</p>

这八十万士兵的数量只是几位领导人大概的决定下,具体多少坦克、多少装甲车那是下面谈判团队的事情。看到大框架已经画好了斯大林开始问到利益问题了:"打败德国后利益如何分配?"</p>

对于这个问题丘吉尔与艾伯特同时摇摇头,艾伯特说道:"德国的军事力量很强大,我们不一定会战胜。"听了艾伯特的话丘吉尔也点点头,罗斯福与斯大林对视了一眼知道这是澳大利亚与日不落在耍花招,他们想拖到战争结束后在分配利益。</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