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金币时代的降临(1 / 2)

加入书签

 相比较美国苏联的情况更差,市民们纷纷抢购货物。而苏联又比不得美国那样经济发达,尤其是轻工业较弱。</p>

苏联的情况也许比美国差,但是危害性则小许多。美国的公民向来就很自由,他们会组织游行、抗议。</p>

但是这种情况在苏联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好处。尤其是斯大林党政,除非到了逼不得已否则苏联绝不会发生动乱。</p>

如今阿瑟金币还没有发行,但是黑市的汇率已经提高到一金币等于500澳元。要知道官方的汇率才是一金币一百澳元,主要是人民担心手中的澳元会变成废纸。</p>

天朝官方虽然发出了生命,他们在国有银行中的存款会变成金币。天澳大利亚的人信了,但是天朝其他的统治区域和华夏、日不落等国家的民众呢?</p>

从如今的世界形势来看,天朝用金币绑定世界的时刻快要到来了。此时天朝铸币厂的工人正在日夜加班的制作,大量的金币、银币、铜币从天朝运往世界。</p>

金币发行的第一天,一定会有许多人把钱取出来的。毕竟他们要亲眼看看是不是换成了金币,这也是资金最短缺的一天。</p>

毕竟多国把本国的货币变成了金币,那样金币的发行一定会紧张许多。幸好各国有把储备黄金、白银给了天朝,这样一来天朝勉强能够铸造价值600万亿澳元的金币、银币。</p>

当然这些黄金并不是白给的,金币发行的时候天朝会把这些黄金铸成的金币分三分之二给出黄金的各国。</p>

金币、银币、铜币的样式已经确定了,正面自然就是李睿的头像了至于背面则是面值。银币正面是头像,背面则是阿拉伯数字50。</p>

金币的背面则是100、大金币则是1000,这只是为了让人民明白它的价值。等人民们熟悉了,天朝也许会取消这些面值。</p>

当然世界上也有很多人批判阿瑟黄金体系,他们认为这是天朝在让世界文明退步。对于这些砖家、叫兽,天朝政府懒得搭理。</p>

这些人也知道进退,明白自己这样说说可以。但如果有辱骂的字眼,估计就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p>

最近天朝也发布了一条公告,金币将在1948年1月1日正式发行。也就是在那一天,民众需要前往新改组的银行进行储蓄。</p>

天朝公告还温馨提示非天朝统治区域的公民,最好是尽快把存在私人银行的钱取出来。天朝统治区域只有皇家银行自然是不必说,这次改组的都是各国国家银行。</p>

比如华夏,华夏如今有十几个国有银行,那么按规定他需要把这些银行合并到一起。然后这家新银行的股份就是华夏百分之六十、天朝百分之四十。</p>

在这些银行有存款的人经过天朝监管人员的核实会自动转变为金币,而就是从10月1日起各国新印的货币天朝不予以承认。</p>

金币风波确实很大,它把整个世界都搞的天翻地覆。这也代表着纸币的末日,美元与卢布如今已经在疯狂的贬值。</p>

这让苏美联盟无比的仇恨天朝,这也让许多国家庆幸自己答应了天朝的请求。否则如今自己的国家也会想苏美联盟那样民不聊生,有钱都买不到东西。</p>

损失最大的还有哥伦比亚总统,如今他的精神药物原料已经买不到了。当初他把所有的存款都换成了美元,如今美元的疯狂贬值让他无比的心痛。</p>

这让哥伦比亚总统开始思索,看来要在欧美联盟设立一个办事处了。专门帮助自己收购原料,幸好此时联合国与苏美联盟互通贸易了。</p>

为了促进发展,新改组的银行存款没有任何利息。当然没有利息的同时也没有储蓄费用,就算这样各国政府也明白公民还是会往银行存款的。</p>

毕竟金币这种东西放到家中或者带在身上都很不方便,尤其是大金币一个就相当于一千澳元。这个东西又不大,万一掉了或者被偷了还不心疼死。</p>

为了保持垄断,金币发行的区域不允许有私人银行。这相当于和各国政府抢利益,毕竟国家银行没有利息。</p>

至于地下钱庄则不受法律保护,抓到一个打掉一个。这就让民众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自己找地方存要么存到银行。</p>

而天朝科学院也研究出了刷卡软件,只需要把两张卡同时插上。输入密码和数额就可以把钱转到另一张卡上。</p>

天朝发行的银行卡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防盗。银行都是指纹绑定的,如果转账的时候指纹不对是不允许进行转账的。</p>

当然这种指纹绑定系统是需要额外开通的,开通需要花费五枚大金币(终身使用)。刷卡的仪器也不贵十枚大金币就可以了,这个价钱可是很值的。</p>

这种刷卡仪器一般只有商店才会用得到,这样买东西能够方便一些。刷卡的仪器也不大,大约就是正方形计算器大小。</p>

如果有一家商店有刷卡仪器而另一家没有,那么有仪器的这一家生意一定比没仪器的那家好。</p>

与其说这是纸币时代的结束黄金时代的复兴,不如说这是纸币时代的结束数字时代的复兴。金币只是为了让世界人民对天朝增加信心,数字货币才是天朝想要的。</p>

黄金是有限的,但是数字是可以随便加的。黄金只是作为数字的一种依托、一种信任手段,数字货币才是未来的主流。</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