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 志向高远(2 / 2)

加入书签

陈丹心里不有的想过一个可怕的想法。

对了!

邓艾这个人好像最初也不叫邓艾,而是叫邓范来着,后来因为和人重名,然后就改成了邓艾。

看着小孩的年纪,和邓艾也完全对应的上呀!

陈难不由得咕噜一声,吞了口唾沫。

现在陈难几乎已经可以确认眼前这个小屁孩就是三国后期那个邓艾!

邓艾这个名字对陈难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如雷贯耳了。

怪不得陈难之前就觉得这个小孩有点不对劲儿。

这个邓艾,又是何许人呢?

他字士载,邓艾还是邓士载,这俩名字其实对于一些人来说都比较陌生。

比起刘备等人的声名远扬而言,似乎根本就不算啥。

但这个人可做了一件大事情,做了一件刘备、诸葛亮、孙权三人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概括邓士载所做的事吧。

那就是终结了三国乱世。

可能这样说略有些夸张,不过他确实出力不少,甚至可以说他是那个点火者。

这个邓艾其实并没有显赫的出身,尽管他们邓家也曾显赫一时,但传到邓艾那一代也已经遭受了所谓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甚至惨到,他小时候都要放牛。

可以这么说吧,邓艾算得上是整个三国名士中,出身最为底层的存在了。

邓艾在年长一点之后,就成为了一名屯田兵。

可能真的是有一点家学渊源,他在队伍中算得上是很拔尖,然后就当了一个小官。

邓艾真正走上正轨还要靠一个人,那就是当时权势滔天的司马懿。

因为得到了司马懿的重视,所以邓艾才直接走上了一条辉煌之路。

司马懿这个人虽然颇被后人诟病,但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尤其是他有御下识人之能。

司马懿对付江东的任务交给了邓艾,让他去监察巡视淮河以东以南。

邓艾也算得上是不辜负司马懿对他的期望,而且他也很重视这次机会,在经过了大量的考察研究之后,仔细斟酌,写上一篇堪称上是言之有物的济河论。

希望给司马懿能够修缮水利设施,屯田积粮。

司马懿当时觉得邓艾所言甚是,于是采纳了邓艾的进言,果不其然,效果极好。

魏国之后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连水灾也极少发生。

邓艾此举也算是为日后统一奠定了物资基础。

邓艾此举也受到了司马懿的极大褒奖,然后他又被司马懿搞去对付姜维。

这一去,邓艾直接就去了十多多年。

但实际上,邓艾此人和姜维最初其实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姜维被蜀汉那边委以重任,甚至被认为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搁到现在的话,不算一国的最高军事领导人,也差不多了。

邓艾的身份走不过只是一个太守罢了,顶了天了,也就是个市长。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